則明遊餘杭三橋步回過餘草堂賦此謝之

· 呂誠
秋日三橋步,行舟野色新。 亂山圍草市,荒埭接江津。 杉竹通蠻獠,麇麋販獵人。 欲將金粟酒,爲子拂征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餘杭:今杭州市的舊稱。
  • 三橋步: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草堂:簡陋的居所,常指文人隱居之地。
  • 荒埭(dài):荒廢的堤壩。
  • 江津:江邊的渡口。
  • 蠻獠(mán liáo):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 麇麋(jūn mí):泛指各種野獸。
  • 金粟酒:一種美酒,這裏可能指珍貴的酒。
  • 征塵:旅途中的塵土,比喻旅途的勞累。

翻譯

秋日漫步於三橋步,歸途中船行見野色新。 亂山環抱着草市,荒廢的堤壩連接江邊渡口。 杉竹間隱約可見蠻獠,野獸與販賣獵物的人相遇。 欲以珍貴的金粟酒,爲你拂去旅途的塵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遊歷餘杭三橋步的所見所感。詩中,「亂山圍草市,荒埭接江津」生動勾勒出一幅荒涼而充滿生機的畫面,展現了邊遠地區的獨特風貌。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以金粟酒拂去征塵,寓意着對友人旅途勞累的關懷與慰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友情的深刻體驗。

呂誠

元崑山人,字敬夫,後更名肅。工詩詞。名士鹹與之交。家有園林,嘗蓄一鶴,復有鶴自來爲伍,因築來鶴亭。邑令聘爲訓導,不起。有《來鶴亭詩》。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