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寄友

· 吳當
幾年野燒着寒灰,此日樓船向海回。 萬疊雲煙秋似黛,一江風浪夜如雷。 歌殘玉樹浮空棹,夢入金莖渴露杯。 想待上林花未發,春光應得鼓聲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野燒:指野外的火。
  • 着寒灰:指火已經熄滅,只剩下冷灰。
  • 樓船:古代有樓的大船,常用於軍事或遊覽。
  • 萬疊:形容雲層重重疊疊。
  • :古代女子用來畫眉的青黑色顏料,這裏形容雲煙的顏色。
  • 金莖:指金制的莖狀物,這裏可能指某種華麗的器物。
  • 渴露杯:指渴望飲用的露水杯,這裏可能指對清新事物的嚮往。
  • 上林:指上林苑,古代皇家園林。
  • 鼓聲催:鼓聲催促,常用來形容時間的緊迫或激勵。

翻譯

幾年前野火燃燒後留下的寒灰,如今樓船正向着海邊歸來。 天空中萬重雲煙秋色似黛,一夜間江中風浪聲如雷鳴。 歌聲漸落,玉樹般的船隻在空中漂浮,夢中進入金莖般的華麗場景,渴望着露水杯中的清新。 想象着上林苑的花還未綻放,春光或許正等待着鼓聲的催促,以展現其美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夢幻般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歸途的期待和對春天的嚮往。詩中「野燒着寒灰」與「樓船向海回」形成對比,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歸途的喜悅。後聯通過「夢入金莖渴露杯」等句,以夢幻的筆觸抒發了對清新自然和美好時光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美好瞬間的捕捉和嚮往。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