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都城:京城。
- 白玉京:指京城,比喻京城繁華富麗。
- 汗顏血指:形容極度辛苦和努力。
- 九重:指皇宮,比喻皇帝的居所。
- 帝:皇帝。
- 封侯:封爲諸侯,指得到高官厚祿。
- 不用兵:指不通過戰爭就能獲得功名。
- 肥馬塵深:形容富貴人家的生活,馬肥塵深,生活奢華。
- 鮒魚波涸:鮒魚,即鯽魚。波涸,水波乾涸。比喻處境艱難。
- 西山:指京城西邊的山,常用來比喻隱居之地。
- 小隱:隱居。
- 煙霞:指山中的雲霧,常用來形容隱居生活的幽靜和超脫。
- 春犁趁雨耕:春天利用雨水的時機耕作,形容勤勞的農耕生活。
翻譯
在繁華的京城中,豪傑們爭相奮鬥,爲了功名而辛苦至極。他們中有些人能夠輕易地見到皇帝,而有些人則通過非戰爭的手段封爲諸侯。富貴人家的生活雖然奢華,但內心卻可能充滿苦楚;而那些處境艱難的人,他們的困境難以平復。在西山的隱居之地,雖然雲霧繚繞,但春天的農耕生活依舊如常,人們趁着雨水耕作。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京城豪傑的描繪,展現了人們在追求功名過程中的不同命運。詩中「汗顏血指」形象地描繪了人們爲功名所付出的艱辛,而「九重見帝」與「萬里封侯不用兵」則對比了不同人獲得成功的途徑。後兩句則通過「肥馬塵深」與「鮒魚波涸」的對比,揭示了富貴與貧賤之間的巨大差異。最後,詩人以「西山小隱」和「春犁趁雨耕」作爲結尾,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簡樸農耕生活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深刻觀察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先兄正獻公墳所寒食五首 其三 》 —— [ 元 ] 宋褧
- 《 調謝敬德麥敬存二主司口號 》 —— [ 元 ] 宋褧
- 《 鄱陽蕭性淵能鼓琴琴號霜鍾是其曾大父宋南渡時所畜者其家上世善琴雲 》 —— [ 元 ] 宋褧
- 《 書宜都內人傳後 》 —— [ 元 ] 宋褧
- 《 竹枝歌六首自溫州抵處州途中作 》 —— [ 元 ] 宋褧
- 《 寒食拜掃盤桓南城親友家書所聞見俚歌十首 》 —— [ 元 ] 宋褧
- 《 竹山山中太皇觀小憩道士白劉伯溫御史舊所題二絕句即景和寄 》 —— [ 元 ] 宋褧
- 《 贈吏部尚書羅羅士安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