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掌儀詩

· 宋褧
之子寧親去,橋門忽別離。 一時分祖餞,六館重威儀。 鄉國青山近,宮牆白日移。 功名已在望,菽水未妨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之子:這個人,指張掌儀。
  • 寧親:回家探親。
  • 橋門:指學府的門,這裏比喻學府。
  • 祖餞:古代爲出行者祭祀路神,並設宴送行。
  • 六館:指國子監,古代最高學府。
  • 威儀:莊嚴的儀式。
  • 鄉國:家鄉。
  • 宮牆:指皇宮的牆,這裏比喻朝廷。
  • 白日移:比喻時光流逝。
  • 功名:指科舉考試中的成就。
  • 菽水:豆和水,指簡單的飲食,比喻清貧的生活。

翻譯

這個人回家探親,突然告別了學府的門。 一時間分別舉行了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儀式,國子監也舉行了莊嚴的儀式。 家鄉的青山近在咫尺,朝廷的牆似乎隨着白日的移動而變化。 功名已經在望,即使生活清貧,也不妨稍作延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掌儀離別學府歸鄉探親的情景,通過「橋門忽別離」和「六館重威儀」等句,展現了離別的莊重與不捨。詩中「鄉國青山近」與「宮牆白日移」形成對比,既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又隱喻了時光的流逝和功名的追求。結尾「功名已在望,菽水未妨遲」則體現了對未來功名的期待與對簡樸生活的接受,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