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秦東:指陝西東部,古時屬於秦地。
- 古阪:古時的山坡。
- 一舍:古代行軍三十里爲一舍。
- 重城:指城牆堅固的城市。
- 崤函:指崤山和函谷關,是古代著名的險要之地。
- 灞滻:指灞河和滻河,是流經長安(今西安)的兩條河流。
- 柳條:柳樹的枝條,常用來象徵離別。
- 草色:草的顏色,這裏指春天的景象。
- 蚤春:早春。
- 乘驄:騎着青白色的馬,這裏指騎馬出行。
- 自不驚:自然不會感到驚慌。
翻譯
陝西東部的古老山坡,距離堅固的城市只有三十里。 雖然已經脫離了崤山和函谷關的險隘,但仍能看到灞河和滻河的清澈。 柳樹的枝條在前年分別時已經見過,草的顏色在早春時節再次迎接。 舊時的道路平坦如手掌,騎着馬自然不會感到驚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從陝西東部出發,經過崤山和函谷關,最終到達灞河和滻河的旅途景象。詩中通過「柳條前歲別,草色蚤春迎」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的循環,而「舊路平如掌,乘驄自不驚」則展現了旅途的平靜和自信。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旅途中的情感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