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儒冠:指文人的帽子,代指文人的身份。
- 豸冠:古代官員的帽子,代指官員的身份。
- 九衢:指繁華的街道。
- 驄馬:青白色的馬,常用來指代官員的坐騎。
翻譯
是誰讓我這個文人輕易地戴上了官員的帽子,心中的萬般憂慮已如死灰般寒冷。 在繁華的街道上,我依舊按照慣例騎着青白色的馬,但內心卻是一片空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病後對自身身份和境遇的深刻反思。詩中,「儒冠易豸冠」一句,既是對自己身份轉變的無奈,也透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後兩句則通過「九衢隨例乘驄馬」與「寸心萬慮死灰寒」的對比,形象地描繪了外在繁華與內心孤寂的反差,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迷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元代文人普遍的憂國憂民之情。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送王伯修內翰奉母之官南臺御史 》 —— [ 元 ] 宋褧
- 《 謝德潤號月海 》 —— [ 元 ] 宋褧
- 《 彭宗建思親堂辭 》 —— [ 元 ] 宋褧
- 《 調謝敬德麥敬存二主司口號 》 —— [ 元 ] 宋褧
- 《 柳人王道原遊吳楚至京師凡二十餘年著春秋義成書除韶州路教授 》 —— [ 元 ] 宋褧
- 《 同十七弟訓南城訪友不遇且聞將有金陵之行 》 —— [ 元 ] 宋褧
- 《 得周子善書問京師事及賤跡以絕句十首奉答 》 —— [ 元 ] 宋褧
- 《 送同年王在中編修代祀西行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