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師魯哭子詩廿七韻
我識王內翰,早歲賦美質。
筮仕困州縣,處友固膠漆。
摛辭若纂組,粲爛錦城匹。
福善宜裕後,酬勞當任逸。
蒼天不可問,得子旋傷失。
君懷未能慰,我恨亦云積。
孟春喪孩女,仍唁僕與侄。
阿申並官奴,兩兒衆所惜。
方期及髫齔,入學相誘掖。
亭亭芝芳妍,溫溫玉縝慄。
隨行操几杖,或可弄文筆。
一以世科第,一以嗣臧獲。
雲胡俱夭折,相去不百日。
孩女不甚痛,長不恃其力。
初疾忍輒棄,命醫恆接跡。
終焉莫救藥,枉負不慈責。
娟娟競秀爽,眉目猶在覿。
傷心擲絪褓,塵泥污紅碧。
父哀猶強飯,母悼不安席。
適值呂太史,爲我亦傍泣。
渠子歲三喪,鵷鄒勞卵翼。
尤嗟中殤女,絺繡已能刺。
吾兒倖存二,懷抱若可釋。
疲劣不好學,稍令誦內則。
君誠曠達士,悲淚莫頻滴。
禱神名山顛,置妾居側室。
佇作湯餅會,人醉酒一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筮仕:指初次做官。
- 膠漆:比喻情意相投,關係密切。
- 摛辭:鋪陳辭藻。
- 纂組:編織絲帶。
- 裕後:使後代富裕。
- 酬勞:應得的報酬。
- 髫齔:指幼年。
- 誘掖:引導扶持。
- 縝慄:細緻堅實。
- 臧獲:古代對奴婢的賤稱。
- 夭折:未成年而死。
- 恃其力:依賴其力量。
- 接跡:接踵而至。
- 絪褓:襁褓,包裹嬰兒的布。
- 曠達士:心胸開闊的人。
- 湯餅會:指慶祝生日的宴會。
翻譯
我認識王內翰,他早年就以才華出衆著稱。他初入仕途時在州縣任職,與朋友們的關係如同膠漆般緊密。他的文辭華麗如錦,福澤本應惠及後代,享受應得的安逸。然而蒼天無情,他剛得到兒子卻又失去。我對此也感到深深的遺憾。
孟春時節,我失去了女兒,同時還有僕人和侄子。阿申和官奴,兩個孩子都讓人憐愛。本希望他們長大後能一起入學,相互扶持。他們像芝蘭一樣美麗,溫潤如玉。我期待他們能跟隨我學習,或許還能揮灑文筆。一個期望以世科第出身,一個期望繼承家業。然而他們都夭折了,相隔不到百日。
我的女兒並不太讓我心痛,因爲她還未長大到依賴我的年紀。起初她的病我還能忍受,頻繁請醫生來診治。但最終還是無法救治,白白揹負了不慈的指責。她那娟秀的面容猶在眼前,令人心痛。我將襁褓扔在地上,塵土污了紅碧。她的父親雖然哀傷但還能勉強進食,而她的母親則因悼念而無法安睡。
恰逢呂太史來訪,他也爲我哭泣。他的兒子一年內三次喪事,如同鵷雛失去了庇護。他尤其哀嘆其中一位女兒,已經能刺繡。幸好我還有兩個兒子倖存,讓我稍感寬慰。他們雖然疲弱不喜歡學習,但我還是稍稍讓他們誦讀《內則》。王內翰你確實是個心胸開闊的人,請不要再頻繁流淚。我祈禱神明,安置妾室在側室,期待着湯餅會的到來,大家都能醉酒一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王內翰喪子的深切同情和對自己不幸遭遇的哀嘆。通過對比王內翰的才華與不幸,以及自己家庭的悲劇,展現了人生的無常和悲喜交加。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細膩的描寫,如「膠漆」形容友情深厚,「芝芳妍」、「玉縝慄」描繪孩子的美好,以及「湯餅會」的期待,都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