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公明徐志可貽詩次韻荅之

· 吳當
几杖曾陪上玉京,幾回聽漏酒初醒。 琳琅春盍朝天佩,雲母時開迎御屏。 銀甕賜餘蓮子白,金魚恩重荔枝青。 不才猶欲承先澤,樗散何堪辱在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几杖:古代大臣上朝時所持的笏板,這裏指上朝。
  • 玉京:指帝都。
  • 聽漏:古代用漏壺計時,這裏指聽漏聲,即等待時間。
  • 琳琅:美玉,這裏形容朝天佩的華美。
  • 雲母:一種礦物,古代用作屏風材料,這裏指屏風。
  • 銀甕:銀製的酒器。
  • 金魚:指金魚袋,是古代官員的一種裝飾。
  • 樗散:比喻無用之物,這裏指自己無才。
  • 在庭:指在朝中任職。

翻譯

曾經幾次陪伴您上朝到帝都,幾次在聽漏聲中酒醒。 春天裏,朝天佩如琳琅般華美,雲母屏風時常開啓迎接皇帝。 銀甕中賜予我剩餘的蓮子白,金魚袋中恩寵如荔枝般青翠。 雖然無才,但仍希望繼承先輩的恩澤,像樗木一樣散漫的我,怎堪承受在朝中的重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上朝的場景和皇帝的恩賜,表達了作者對先輩恩澤的懷念和對自身無才的謙遜。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琳琅春盍朝天佩」和「銀甕賜餘蓮子白」,展現了朝中的繁華和皇帝的慷慨。末句「樗散何堪辱在庭」則深刻反映了作者的自謙和對朝政的敬畏。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