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月午日壬子夜半雷雨

· 吳當
客愁隨日度,寒律向東排。 黎庶干戈暴,蒼天號令乖。 江雷宵送雨,山霧曉生霾。 安得氛埃淨,春光接泰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子月:農曆十一月。
  • 午日: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 壬子:天干地支紀年法中的一個組合,這裏可能指特定的日期。
  • 寒律:寒冷的氣候。
  • 黎庶:百姓。
  • 干戈:戰爭。
  • 蒼天:天空,也指天意。
  • 號令乖:命令不協調,指天意無常。
  • :(mái) 空氣中因懸浮着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象。
  • 氛埃:塵埃,比喻戰亂或不安定的環境。
  • 泰階:古代星座名,比喻和平繁榮的景象。

翻譯

客居的憂愁隨日而增,寒冷的氣候向東推進。 百姓遭受戰爭的蹂躪,蒼天的命令無常。 夜晚江邊的雷聲送來雨水,山間的霧氣清晨生出霾。 多麼希望塵埃和戰亂能夠平息,春天的光明連接到和平繁榮的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百姓的苦難和作者對和平的渴望。詩中,「客愁隨日度」表達了作者身處異鄉的孤獨與憂慮,「黎庶干戈暴」則直接揭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時代的動盪與不安。最後,作者通過「安得氛埃淨,春光接泰階」表達了對和平與繁榮的深切向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元代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苦難。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