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子月:農曆十一月。
- 午日: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 壬子:天干地支紀年法中的一個組合,這裏可能指特定的日期。
- 寒律:寒冷的氣候。
- 黎庶:百姓。
- 干戈:戰爭。
- 蒼天:天空,也指天意。
- 號令乖:命令不協調,指天意無常。
- 霾:(mái) 空氣中因懸浮着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象。
- 氛埃:塵埃,比喻戰亂或不安定的環境。
- 泰階:古代星座名,比喻和平繁榮的景象。
翻譯
客居的憂愁隨日而增,寒冷的氣候向東推進。 百姓遭受戰爭的蹂躪,蒼天的命令無常。 夜晚江邊的雷聲送來雨水,山間的霧氣清晨生出霾。 多麼希望塵埃和戰亂能夠平息,春天的光明連接到和平繁榮的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百姓的苦難和作者對和平的渴望。詩中,「客愁隨日度」表達了作者身處異鄉的孤獨與憂慮,「黎庶干戈暴」則直接揭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時代的動盪與不安。最後,作者通過「安得氛埃淨,春光接泰階」表達了對和平與繁榮的深切向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元代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