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述

東南有美箭,出自稽山竹。 初發號哀猿,再發落飛鵠。 憶射聊城書,功成一何速。 賢哉魯連子,千古仰高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美箭:指優質的箭。
  • 稽山:山名,在今浙江省紹興市。
  • 初發號哀猿:初射時,箭聲如猿猴的哀鳴。
  • 再發落飛鵠:再次射出,箭矢擊落飛翔的天鵝。
  • 憶射聊城書:回憶起射箭傳遞書信的情景。聊城,地名,在今山東省。
  • 魯連子:即魯仲連,戰國時期齊國的智者,以智謀著稱。
  • 高躅:高尚的足跡,指值得後人追隨的典範。

翻譯

東南方有一支優質的箭,它出自稽山的竹林。 初次發射時,箭聲如同猿猴的哀鳴;再次發射,箭矢便擊落了飛翔的天鵝。 回憶起那次射箭傳遞書信到聊城的情景,功績成就得多麼迅速。 賢明的魯仲連啊,千百年來人們都仰慕他的高尚足跡。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箭的優質與射箭者的技藝,通過「初發號哀猿,再發落飛鵠」的生動描繪,展現了箭的威力和射手的精準。詩中「憶射聊城書,功成一何速」一句,既表達了射手技藝的高超,也隱含了對魯仲連智謀的讚美。結尾「賢哉魯連子,千古仰高躅」更是將魯仲連的形象提升到了千古傳頌的高度,體現了對其智慧和品德的無限敬仰。

朱希晦

元溫州樂清人。順帝至正末隱居瑤山,與四明吳主一、蕭臺趙彥銘吟詠雁山中,稱雁山三老。明初薦於朝,命未至而卒。有《雲鬆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