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饒氏雨樓

夜夢蒼虯繞屋樑,曉看飛雨灑浪浪。 潤涵琴調清風遠,涼入書聲白晝長。 翠壁凝雲流石乳,綠疇翻浪沃金穰。 何時剪燭西窗下,卻聽檐花共醉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浪浪:形容水聲或雨聲。
  • 琴調:琴的音調,這裡指琴聲。
  • 白晝:白天。
  • 翠壁:青翠的山壁。
  • 石乳:鍾乳石,因形似乳頭而得名。
  • 綠疇:綠色的田野。
  • 金穰:金色的莊稼。
  • 剪燭:剪去燭花,使燭光明亮,常用來形容深夜長談。
  • 簷花:屋簷下的雨花。

繙譯

夜晚夢見一條蒼龍繞著屋梁,清晨看到細雨紛紛敭敭地灑落。 雨聲滋潤了琴聲,使其顯得更加清遠,涼意透入書聲,使得白晝似乎變得更長。 青翠的山壁上雲霧繚繞,石乳般的鍾乳石在流動,綠色的田野上波浪繙滾,金色的莊稼在沃土中生長。 何時能在西窗下剪去燭花,與簷下的雨花一同沉醉在美好的時光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雨後的清新景象,通過夢境與現實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夜夢蒼虯繞屋梁”以夢境開篇,營造了一種神秘而甯靜的氛圍,而“曉看飛雨灑浪浪”則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雨聲潺潺的清晨。後文通過對琴聲、書聲、山壁、田野的細膩描繪,展現了雨後世界的生機與和諧。結尾的“何時剪燭西窗下,卻聽簷花共醉鄕”則流露出詩人對未來美好時光的憧憬和期待。

吳全節

元饒州安仁人,字成季,號閒閒,又號看雲道人。年十三學道於龍虎山。嘗從大宗師張留孫至大都見世祖。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師。英宗至治間,留孫卒,授玄教大宗師、崇文弘道玄德真人,總攝江淮、荊襄等處道教,知集賢院道教事。工草書。有《看雲集》。 ► 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