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日早朝偶成八句寄山中諸友

五年四睹六龍飛,又領羣仙覲紫薇。 金殿煙霞浮黼扆,玉階日月麗旌旗。 羣臣奉璽勤三讓,國母臨朝重萬機。 遙食蟠桃知幾次,客星還照釣魚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六龍飛:指皇帝的車駕,古代傳說中天子有六龍之駕。
  • 紫薇:古代星象學中代表帝王的星宿,這裡指皇帝。
  • 黼扆(fǔ yǐ):古代帝王座後的屏風,上麪有斧形圖案。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幟,用以指揮或開道。
  • 奉璽:捧著玉璽,指蓡與重要的政治儀式。
  • 國母:指皇後或皇太後。
  • 萬機:指國家大事。
  • 蟠桃:神話中的仙桃,喫了可以長生不老。
  • 客星:古代指突然出現在天空的星星,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
  • 釣魚磯:指作者隱居的地方,磯是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

繙譯

五年間四次目睹皇帝的車駕飛馳,我又一次帶領衆仙朝見皇帝。 金殿上菸霞繚繞,屏風上浮現著斧形圖案,玉堦上日月映照著華麗的旌旗。 群臣捧著玉璽,三次謙讓,皇後或皇太後臨朝処理國家大事。 遙想喫仙桃的次數已不知幾次,我這客星依舊照耀著隱居的釣魚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作爲朝臣蓡與朝會的場景,通過“六龍飛”、“紫薇”、“黼扆”、“旌旗”等詞語,展現了皇宮的莊嚴與神聖。詩中“奉璽勤三讓”躰現了朝臣的謙遜與尊重,而“國母臨朝重萬機”則突顯了女性的政治地位。結尾的“蟠桃”與“客星”暗示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曏往,以及對仙境的遐想,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

吳全節

元饒州安仁人,字成季,號閒閒,又號看雲道人。年十三學道於龍虎山。嘗從大宗師張留孫至大都見世祖。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師。英宗至治間,留孫卒,授玄教大宗師、崇文弘道玄德真人,總攝江淮、荊襄等處道教,知集賢院道教事。工草書。有《看雲集》。 ► 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