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明馬一卿過山居有作走筆答之

· 佘翔
留滯江東客,何來宿北城。 高齋堪伏枕,濁酒且逃名。 竹徑分秋色,松濤雜梵聲。 風流非二仲,誰過蔣元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留滯:停留,滯留。
  • 江東: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即今江蘇省一帶。
  • 宿北城:在北城過夜。
  • 高齋:高雅的書房或居所。
  • 伏枕:躺臥在枕頭上,指休息或病臥。
  • 濁酒:指未經過濾的酒,常用來比喻樸素的生活或淡泊的志趣。
  • 逃名:逃避名聲,指不追求名利。
  • 竹徑:竹林間的小路。
  • 秋色:秋天的景色。
  • 松濤:松樹被風吹動時發出的聲音,如同波濤。
  • 雜梵聲:夾雜着佛教誦經的聲音。
  • 風流:這裏指才華橫溢,有文采。
  • 二仲:指兩位有才華的人。
  • 蔣元卿:人名,可能指當時的某位文人或朋友。

翻譯

停留於江東的客人,爲何來到北城過夜。 在這高雅的書房中,我躺臥休息,喝着樸素的濁酒,不追求名聲。 竹林小路分隔着秋天的景色,松樹的風聲與佛教誦經的聲音交織。 這裏的風流才子並非只有兩位,誰還會再來拜訪我這蔣元卿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高雅的山居生活畫面。詩人通過「留滯江東客」與「宿北城」的對比,表達了對友人到訪的驚喜。詩中「高齋」、「濁酒」、「竹徑」、「松濤」等意象,共同營造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氛圍。結尾的「風流非二仲,誰過蔣元卿」則帶有自嘲與期待,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隱居生活的滿足。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漢,號鳳台。嘉靖三十七年進士。任全椒知縣。與御史議事意見相左,即拂衣罷去,放遊山水以終。工詩,有《薜荔園詩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