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叔夜宿崇明寺海雲樓偕羅成之隱君文長老及盧隱君以沙頭雙瓶爲韻各賦詩四首次韻卷後
滄洲三月住星槎,聞訪青原隱者家。
四老詠歌能玩世,百年聚散若摶沙。
飢來且食書中粟,老去空悲鏡裏花。
明日分攜各努力,暮雲回首隔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滄洲:指隱居之地。
- 星槎:傳說中能航行到天河的船衹,這裡指隱居的住所。
- 青原:地名,指隱居的地方。
- 四老:指詩中的四位老人。
- 玩世:以超然態度對待世事。
- 摶沙:比喻聚散無常,像沙子一樣容易散開。
- 書中粟:比喻學問或精神食糧。
- 鏡裡花:比喻虛幻的美景,轉瞬即逝。
- 分攜:分別。
- 暮雲:傍晚的雲,常用來象征離別。
- 天涯:極遠的地方。
繙譯
在滄洲的三月,我居住在星槎,聽說要去拜訪青原的隱士家。 四位老人吟詠詩歌,能以超然的態度對待世事,百年的聚散就像沙子一樣無常。 飢餓時且享受書中的精神食糧,年老時衹能空悲鏡中虛幻的花朵。 明日我們各自努力,傍晚的雲彩下廻首,已是天涯相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居生活的甯靜與超然,以及與友人分別時的深情。詩中“滄洲三月住星槎”展現了隱居地的幽靜與神秘,“四老詠歌能玩世”則表達了老人們超脫世俗的態度。末句“暮雲廻首隔天涯”以傍晚的雲彩和天涯的距離,形象地表達了離別的哀愁和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友情的珍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