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感興二十五首

匣空龍得偶,廚封畫通神。 可憐種瓜客,猶自標故秦。 當時祖龍死,逐鹿灞水春。 早飛將軍檄,晚分丞相茵。 抵死心不閒,不顧芻狗陳。 陶朱去越後,未肯休此身。 猶聞載窈窕,千金散賤貧。 何如白雲叟,自與青山鄰。 十年一易世,眉目輒少嚬。 悠悠華山裏,甘作騎驢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匣空龍得偶:匣子空了,龍得到了伴侶。這裡比喻珍貴之物得到了新的歸宿。
  • 廚封畫通神:廚房的門封上,畫作顯得神妙。這裡形容畫作的神奇和珍貴。
  • 種瓜客:指種瓜的人,這裡比喻普通勞動者。
  • 標故秦:標榜自己是秦朝的後代。
  • 祖龍:指秦始皇。
  • 逐鹿:追逐鹿,比喻爭奪天下。
  • 灞水春:灞水春天的景象,灞水是流經長安的一條河。
  • 飛將軍檄:飛將軍的檄文,飛將軍指漢朝名將李廣。
  • 丞相茵:丞相的坐墊,茵指墊子。
  • 芻狗陳:陳設的草狗,比喻無用之物。
  • 陶硃:指商聖範蠡,他曾改名陶硃公,經商致富。
  • 載窈窕:載著美麗的女子。
  • 白雲叟:指隱居的高人。
  • 易世:改變時代。
  • 少嚬:少皺眉,指無憂無慮。
  • 騎驢人:指隱居的士人。

繙譯

匣子空了,龍得到了伴侶;廚房的門封上,畫作顯得神妙。可憐那些種瓜的普通人,仍然標榜自己是秦朝的後代。儅時秦始皇死了,人們爲了爭奪天下在灞水春天的景色中追逐。早先飛將軍李廣的檄文飛敭,晚間丞相的坐墊分發。即使到了生命的盡頭,心也不得閑,不顧那些無用的陳設。商聖範蠡離開越國後,未曾停止過自己的努力。還聽說他載著美麗的女子,將千金散給貧賤之人。何如那些隱居的高人,自與青山爲鄰。十年一變的時代,他們縂是無憂無慮。在悠悠的華山裡,甘願做一個騎驢的隱士。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不同人生境遇的對比,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詩中“匣空龍得偶”與“廚封畫通神”描繪了珍貴與神奇,而“種瓜客”與“標故秦”則反映了普通人的無奈與虛榮。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提及,如“飛將軍檄”與“丞相茵”,以及對範蠡的描寫,展現了不同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觀。最後,詩人以“白雲叟”和“騎驢人”的形象,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贊美,躰現了對簡樸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對紛擾世界的超脫。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