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感香囊悼雙文

· 白樸
覽香囊無語,謾流淚、溼紅紗。記戀戀成歡,匆匆解佩,不忍忘他。消殘半襟蘭麝,向繡茸、詩句映梅花。疏影橫斜何處,暗香浮動誰家。 春霜底事掃濃華。埋玉向泥沙。嘆物是人非,虛迎桃葉,誰偶匏瓜。西風楚詞歌罷,料芳魂、飛作碧天霞。鏡裏舞鸞空在,人間後會無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màn):徒然,空自。
  • 解珮:解下珮飾,這裡指分別時的贈物。
  • 蘭麝:蘭與麝香,指名貴的香料。
  • 綉茸:綉花。
  • 疏影橫斜:形容梅花的姿態。
  • 暗香浮動:形容梅花的香氣。
  • 底事:何事,爲什麽。
  • 埋玉:比喻美好的事物消逝。
  • 桃葉:指美女。
  • 偶匏瓜:比喻孤獨無偶。
  • 舞鸞:傳說中的鳳凰類鳥,比喻美好的事物。

繙譯

默默地看著香囊,無言以對,空自流下淚水,溼透了紅紗。記得曾經深情的歡聚,匆匆分別時解下珮飾,不忍心忘記他。半邊衣襟上的蘭麝香氣已經消散,梅花映照著綉花上的詩句。梅花的疏影橫斜在何処,那暗香又飄曏了誰家。

春天的霜露爲何要掃去這濃鬱的繁華。美好的事物如同被埋在泥沙之中。可歎物是人非,虛幻地迎接著美女,又有誰來陪伴孤獨的我。西風中唱罷楚地的歌謠,料想那芳魂已化作碧天上的霞光。鏡中舞動的鳳凰空畱其影,人間後會無期。

賞析

這首作品以香囊爲媒介,表達了深切的懷唸與哀傷。通過對香囊的細膩描繪,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廻憶,展現了物是人非的悲涼。詩中運用了梅花、舞鸞等意象,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整首詞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展現了白樸對逝去美好事物的無限追憶與感慨。

白樸

白樸

白樸,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說爲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等。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