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醉鄉千古人行,看來直到亡何地。如何物外,華胥境界,昇平夢寐。鸞馭翩翩,蝶魂栩栩,俯觀羣蟻。恨周公不見,莊生一去,誰真解、黑甜味。
聞道希夷高臥,佔三峯、華山重翠。尋常羨殺,清風嶺上,白雲堆裏。不負平生,算來惟有,日高春睡。有林間剝啄,忘機幽鳥,喚先生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醉鄉:指醉酒後的境界,比喻極度陶醉的狀態。
- 亡何地:不知何處,指醉後的迷茫狀態。
- 華胥:古代傳說中的理想國,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界。
- 鸞馭:指仙人駕馭的神鳥。
- 蝶魂:比喻夢幻般的靈魂或意識。
- 羣蟻:比喻塵世間的紛擾和忙碌。
- 周公: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以賢德著稱。
- 莊生:莊子,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 黑甜味:指深沉的睡眠,比喻無憂無慮的生活。
- 希夷:指隱逸的高人,這裏指陳摶,宋初著名的道士。
- 三峯:指華山的東、南、西三峯。
- 剝啄:敲擊聲,這裏指鳥兒啄木的聲音。
- 忘機:忘卻機巧之心,指超脫世俗的心境。
翻譯
在醉鄉中,千百年來人們行走,看似直到不知何處的迷茫之地。在這物外的境界,如同華胥般的理想國,昇平的夢境。仙人駕馭着神鳥翩翩飛翔,夢幻般的靈魂自由翱翔,俯視着塵世間的紛擾和忙碌。遺憾的是,周公未能見到,莊子一去不復返,誰能真正理解那深沉的睡眠之味。
聽說希夷高臥在華山的三峯之上,那重翠的山色令人尋常羨慕至極。在清風嶺上,白雲堆裏,他過着超脫世俗的生活。不辜負平生,想來只有那日高時的春睡最爲愜意。林間傳來鳥兒啄木的聲音,那忘卻機巧之心的幽鳥,喚醒了先生,讓他從夢中醒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理想生活狀態,通過對醉鄉、華胥境界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無憂無慮、遠離紛擾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鸞馭、蝶魂等,增強了詩歌的夢幻色彩和超脫感。同時,通過對周公、莊生的提及,以及對希夷高臥的羨慕,反映了作者對古代賢人隱逸生活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