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書事寄盧綸
弱冠家廬嶽,從師歲月深。
翻同老夫見,殊寡少年心。
及此時方晏,因之名亦沈。
趨途非要路,避事樂空林。
素業在山下,青泉當樹陰。
交遊有凋喪,離別代追尋。
向秀初聞笛,鍾期久罷琴。
殘愁猶滿貌,餘淚可沾襟。
勿以朱顏好,而忘白髮侵。
終期入靈洞,相與鍊黃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 廬嶽:指廬山,位於今江西省九江市。
- 翻同:反而如同。
- 殊寡:很少。
- 晏:晚。
- 沈:同「沉」,沉沒,消失。
- 趨途:奔走於道路。
- 要路:重要的道路,比喻重要的地位或職位。
- 素業:清白的家業或職業。
- 青泉:清澈的泉水。
- 交遊:交往的朋友。
- 凋喪:去世。
- 離別代追尋:離別之後,只能通過回憶來追尋過去的時光。
- 向秀:東晉文學家,此處指聽笛聲而想起向秀。
- 鍾期:鍾子期,春秋時期楚國人,善聽琴,此處指久已不彈琴。
- 殘愁:餘下的憂愁。
- 朱顏:紅潤的面容,指年輕時的容貌。
- 白髮侵:白髮增多,指年老。
- 靈洞:神仙居住的洞府。
- 鍊黃金:煉製仙丹,以求長生不老。
翻譯
二十歲時,我離開家鄉前往廬山,跟隨老師學習多年。如今,我反而像老者一樣,很少有年輕人的心境。到了這個年紀,我纔開始安定下來,因此名聲也漸漸沉寂。我選擇不走世俗的成功之路,而是樂於避開紛擾,享受空林的寧靜。我的清白家業在山下,清澈的泉水在樹蔭下流淌。我的朋友們有的已經去世,離別之後,我只能通過回憶來追尋過去的時光。我初次聽到笛聲,想起了向秀;鍾子期久已不彈琴,我也久未撫琴。我臉上的殘愁依舊,淚水仍可沾溼衣襟。不要因爲年輕時的美好容顏,而忘記了白髮的侵襲。我期待有一天能進入神仙的洞府,與仙人一起煉製仙丹,以求長生不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弱冠家廬嶽,從師歲月深」描繪了詩人年輕時的求學經歷,而「翻同老夫見,殊寡少年心」則突顯了時光流逝帶來的心態變化。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友情的回憶,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渴望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潔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