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丘拱外甥覽餘舊文見寄

· 李端
丘遲本才子,始冠即周旋。 舅乏郤鑑愛,君如衛玠賢。 禮將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鄙俗那勞似,龍鍾卻要憐。 投磚聊取笑,贈綺一何妍。 野坐臨黃菊,溪行踏綠錢。 巖高雲反下,洞黑水潛穿。 僻嶺猿偷慄,枯池雁唼蓮。 身居霞外寺,思發月明田。 猶恨縈塵網,昏昏過幾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始冠:剛成年。
  • 周旋:應酬,交際。
  • 郤鑑:人名,此處指舅舅。
  • 衛玠:人名,古代美男子,此處比喻丘拱。
  • 金友:指有才華的朋友。
  • 玉人:指品德高尚的人。
  • 鄙俗:粗俗,不高雅。
  • 龍鍾:形容老態龍鍾的樣子。
  • 投磚:比喻提出粗淺的意見或建議。
  • 贈綺:贈送華美的絲織品,比喻美好的禮物。
  • 綠錢:指青苔。
  • 霞外寺:指遠離塵囂的寺廟。
  • 月明田:月光下的田野。
  • 縈塵網:比喻世俗的紛擾。

翻譯

丘遲本就是才子,剛成年便開始應酬交際。舅舅不像郤鑑那樣愛護我,而你卻像衛玠一樣賢德。禮儀上與有才華的朋友相等,情感上卻偏愛品德高尚的人。粗俗的我哪裏值得你如此,老態龍鍾的我卻需要你的憐憫。投出磚頭只是爲了逗笑,贈送的華美絲織品多麼美麗。坐在野外的黃菊旁,沿着溪邊踏着青苔行走。山岩高聳,雲朵低垂,洞中黑暗,水流潛行。偏僻的山嶺上猿猴偷吃栗子,乾涸的池塘裏大雁啄食蓮蓬。身居遠離塵囂的寺廟,思念在月光下的田野中萌發。仍然恨世俗的紛擾,昏昏沉沉地度過了幾年。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丘拱的讚賞與自謙之情,通過對比自己與丘拱的境遇,展現了作者對高尚品德和才華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自然景象,如黃菊、綠錢、巖高雲低等,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清靜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端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端

李端

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出自趙郡李氏東祖。嘉祐從侄。少居廬山,師從名僧皎然學詩。大曆五年中進士,後歷任秘書省校書郎、終官杭州司馬。晚年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約卒於興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後數年。子李虞仲。據說李端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詩多爲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喬億以爲李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傳世作品有《李端詩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