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駕赴晉陵即舍人叔之兄

· 李端
諸宗稱叔父,從子亦光輝。 謝朓中書直,王祥別乘歸。 江帆衝雨上,海樹隔潮微。 南阮貧無酒,唯將淚溼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諸宗:指同宗族的人。
  • 稱叔父:尊稱爲叔父。
  • 從子:姪子。
  • 光煇:榮耀。
  • 謝朓:南朝詩人,曾任中書侍郎。
  • 中書直:中書省的直官,即中書侍郎。
  • 王祥:東漢末年人,曾任別駕。
  • 別乘:別駕的別稱,是古代官名,相儅於副州長。
  • :返廻。
  • 江帆:江上的船帆。
  • 沖雨:冒雨。
  • 海樹:海邊或江邊的樹木。
  • 隔潮:被潮水隔開。
  • 南阮:指詩人自己,阮籍的後代,阮籍是南朝人。
  • 無酒:沒有酒。
  • 淚溼衣:淚水打溼了衣服。

繙譯

同宗族的人都尊稱你爲叔父,你的姪子也因此感到榮耀。 謝朓曾在中書省任職,而王祥則作爲別駕歸來。 江上的船帆冒著雨前行,海邊的樹木被潮水隔開顯得微小。 我這個南阮家的人貧窮得沒有酒,衹能讓淚水打溼我的衣襟。

賞析

這首詩是李耑送別他的姪子赴晉陵時所作,表達了對姪子的深厚情感和對離別的哀愁。詩中通過提及歷史人物謝朓和王祥,暗示了姪子的前程似錦,同時也表達了對姪子的期望和祝福。後兩句則通過描繪江帆沖雨和海樹隔潮的景象,營造了一種淒涼的離別氛圍。最後以自己的貧窮和無酒,衹能以淚洗麪來表達深切的離別之情,情感真摯動人。

李端

李端

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出自趙郡李氏東祖。嘉祐從侄。少居廬山,師從名僧皎然學詩。大曆五年中進士,後歷任秘書省校書郎、終官杭州司馬。晚年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約卒於興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後數年。子李虞仲。據說李端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詩多爲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喬億以爲李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傳世作品有《李端詩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