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過友人檀溪別業

· 李頻
暑天宜野宅,林籟爽泠泠。 沙月邀開戶,巖風助掃庭。 鷺棲依綠筱,魚躍出清萍。 客抱方如醉,因來得暫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林籟(lín lài):指風吹動樹木的聲音。
  • 爽泠泠(shuǎng líng líng):清涼爽快的樣子。
  • 沙月:指月光照在沙地上。
  • 巖風:山間的風。
  • 綠筱(xiǎo):綠色的嫩竹。
  • 清萍:清澈水面上漂浮的萍藻。
  • 客抱:指客人的心情或思緒。
  • 如醉:形容心情沉醉或迷茫。

翻譯

夏天最適宜住在野外的宅院,林中風吹動樹木的聲音清涼爽快。 月光照在沙地上,彷彿邀請我打開門戶,山間的風助力清掃庭院。 鷺鳥棲息在綠色的嫩竹旁,魚兒躍出清澈水面的萍藻。 我作爲客人,心情原本沉醉迷茫,因爲來到這裏,暫時清醒過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夜晚在友人檀溪別業的寧靜景象,通過自然元素的細膩描寫,傳達出清涼與寧靜的氛圍。詩中「沙月邀開戶,巖風助掃庭」巧妙運用擬人手法,賦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結尾的「客抱方如醉,因來得暫醒」則表達了詩人因自然美景而得到心靈上的慰藉和清醒,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鳴。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