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虞十五司馬

· 杜甫
遠師虞祕監,今喜識玄孫。 形像丹青逼,家聲器宇存。 淒涼憐筆勢,浩蕩問詞源。 爽氣金天豁,清談玉露繁。 佇鳴南嶽鳳,欲化北溟鯤。 交態知浮俗,儒流不異門。 過逢聯客位,日夜倒芳尊。 沙岸風吹葉,雲江月上軒。 百年嗟已半,四座敢辭喧。 書籍終相與,青山隔故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虞祕監:指虞世南,唐代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曾任祕書監。
  • 玄孫:曾孫的兒子,即第四代孫。
  • 丹青:古代繪畫常用紅、青兩色,故稱畫爲「丹青」。
  • 器宇:指人的儀表、風度、氣概。
  • 浩蕩:形容水勢廣闊浩大。
  • 金天:指秋天,古代五行說以金配秋。
  • 清談:指高雅的言談。
  • 玉露:指秋露,因其晶瑩如玉,故稱。
  • 南嶽鳳:指南嶽衡山的鳳凰,比喻傑出的人才。
  • 北溟鯤:北溟即北海,鯤是傳說中的大魚,比喻有遠大志向和潛力的人。
  • 交態:指人與人交往的態度。
  • 浮俗:指世俗的、淺薄的風氣。
  • 儒流:指儒者、讀書人。
  • 過逢:指偶然相遇。
  • 客位:指賓客的座位。
  • 芳尊:指美酒。
  • 沙岸:指河邊的沙灘。
  • 雲江:指雲霧繚繞的江面。
  • 月上軒:指月亮升到軒窗之上。
  • 四座:指在座的所有人。
  • :指喧譁、熱鬧。
  • 書籍:指書籍、學問。
  • 故園:指故鄉。

翻譯

我遠道而來,師從虞世南這位祕監,如今有幸見到了他的玄孫。他的形象栩栩如生,彷彿畫中走出,家族的聲望和氣度依舊存在。我憐惜他筆下的淒涼之勢,探尋他詞章的浩蕩之源。秋天的爽氣讓天空顯得更加開闊,清雅的談吐中玉露繁多。他如同南嶽的鳳凰,即將化作北溟的鯤鵬。從他的交往態度可以看出世俗的淺薄,但儒者的身份使我們不分彼此。偶然相遇,我們聯席而坐,日夜暢飲美酒。河邊的沙灘上,風吹動着落葉,雲霧繚繞的江面上,月亮升到了軒窗之上。人生百年,我已感嘆過半,但在座的所有人都不辭熱鬧。書籍和學問最終是我們共同的財富,而青山則隔開了我們的故鄉。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贈給虞世南的玄孫虞十五司馬的作品。詩中,杜甫表達了對虞世南家族的敬仰和對虞十五司馬才華的讚賞。通過描繪虞十五司馬的形象、家聲、才華以及交往態度,杜甫展現了自己對儒者風範的推崇和對世俗淺薄的不滿。同時,詩中也流露出杜甫對人生易老、時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杜甫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