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劉郎浦

· 杜甫
掛帆早發劉郎浦,疾風颯颯昏亭午。 舟中無日不沙塵,岸上空村盡豺虎。 十日北風風未回,客行歲晚晚相催。 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劉郎浦: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杜甫旅途中的一個渡口。
  • 掛帆:敭帆起航。
  • 疾風:猛烈的風。
  • 颯颯:風聲。
  • 昏亭午:昏暗的中午,形容天氣隂沉。
  • 沙塵:沙土和塵埃,這裡指風沙。
  • 豺虎:豺狼和老虎,比喻兇猛的野獸或殘暴的人。
  • 嵗晚:年末。
  • 黃帽青鞋:黃色的帽子和青色的鞋子,可能是杜甫自指的裝束。

繙譯

早早地敭帆起航離開了劉郎浦,猛烈的風颯颯作響,使得中午的天空都顯得昏暗。 船上沒有一天不是被沙塵覆蓋,岸上的村莊空無一人,到処都是豺狼和老虎。 北風已經吹了十天,風勢依舊強勁,我在年末的旅途中,時間似乎在催促著我。 白發蒼蒼的我厭倦了與漁人共宿,穿著黃帽青鞋,我渴望歸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旅途中的艱辛和對歸鄕的渴望。詩中通過“疾風颯颯昏亭午”和“舟中無日不沙塵”等句,生動地表現了旅途的艱難和環境的惡劣。同時,“岸上空村盡豺虎”一句,不僅描繪了荒涼的景象,也隱喻了社會的動蕩和不安。最後兩句“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歸鄕的深切曏往和對漂泊生活的厭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和深刻內涵。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