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懷杜太尉

· 李端
艱難嘗共理,海晏更相悲。 況復登堂處,分明避暑時。 綠槐千穗綻,丹藥一番遲。 蓬蓽今何幸,先朝大雅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晏:海面平靜,比喻天下太平。
  • 奉和: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以迴應或贈答。
  • 元二相:指元載和二王(王縉、王涯),唐代宰相。
  • 杜太尉:指杜甫,因其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稱太尉。
  • 綠槐:一種植物,夏季開花,花穗綠色。
  • 千穗綻:指槐樹的花穗盛開。
  • 丹藥:紅色的藥物,這裏可能指紅色的果實或花朵。
  • 一番遲:指花開得稍晚。
  • 蓬蓽:指簡陋的房屋,比喻貧寒之家。
  • 先朝:指前代,過去的朝代。
  • 大雅詩:指高雅的詩篇,這裏特指杜甫的詩作。

翻譯

在艱難時期我們共同治理國家,如今海晏河清,卻更感悲傷。 何況是在這登堂入室之處,分明是避暑的好時光。 綠槐樹上,千穗花正盛開,紅色的花朵卻開得稍晚。 如今在這簡陋的家中,何其幸運,能先朝讀到杜甫的高雅詩篇。

賞析

這首詩是李端對王元二相的迴應之作,同時也表達了對杜甫的敬仰。詩中通過對比「艱難」與「海晏」,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共同經歷的懷念和對現狀的感慨。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寓意着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盛衰,同時也隱含了對杜甫詩作的讚美,認爲能在簡陋的環境中讀到這樣的詩篇是一種幸運。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文學的熱愛。

李端

李端

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出自趙郡李氏東祖。嘉祐從侄。少居廬山,師從名僧皎然學詩。大曆五年中進士,後歷任秘書省校書郎、終官杭州司馬。晚年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約卒於興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後數年。子李虞仲。據說李端曾在駙馬郭曖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詩多爲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喬億以爲李端詩「思致彌清,徑陌迥別,品第在盧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傳世作品有《李端詩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