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閒居三首

廣池春水平,羣魚恣游泳。 新林綠陰成,衆鳥欣相鳴。 時我亦瀟灑,適無累與病。 魚鳥人則殊,同歸於遂性。 緬思山樑雉,時哉感孔聖。 聖人不得所,慨然嘆時命。 我今對鱗羽,取樂成謠詠。 得所仍得時,吾生一何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ì):任意,隨意。
  • 緬思:遙想,深思。
  • 山樑雉:山中的野雞,這裏指隱居的生活。
  • 時哉:時運,時機。
  • 孔聖:孔子,被尊稱爲聖人。
  • 得所:得到適當的位置或環境。
  • 鱗羽:指魚和鳥。

翻譯

廣闊的池塘春水盈盈,羣魚在其中自由地游泳。 新生的樹林綠蔭漸成,各種鳥兒歡快地相互鳴叫。 我此時也感到非常自在,既沒有負擔也沒有疾病。 雖然魚鳥與人不同,但我們都追求着本性的滿足。 我遙想山中的野雞,感嘆孔子對時運的感慨。 聖人也有不得志的時候,不禁對命運發出嘆息。 我現在面對着魚和鳥,從中取樂並吟詠成詩。 既得到了適當的環境,又恰逢好時機,我的一生是多麼幸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閒居時的寧靜與和諧,通過自然景物的生動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本性的尊重。詩中「魚鳥人則殊,同歸於遂性」一句,深刻體現了詩人對萬物共通的哲理思考。結尾處詩人感慨自己的幸運,既得到了適宜的生活環境,又恰逢好時,表達了對生活的滿足和對命運的感激。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詩歌中特有的平和與哲理。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