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草

· 杜甫
楚草經寒碧,逢春入眼濃。 舊低收葉舉,新掩卷牙重。 步履宜輕過,開筵得屢供。 看花隨節序,不敢強爲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楚草:指楚地的草,楚地多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 經寒碧:經歷了寒冷後依然碧綠。
  • 入眼濃:映入眼簾的色彩濃烈。
  • 舊低收葉擧:舊葉低垂,新葉挺立。
  • 新掩卷牙重:新葉覆蓋在舊葉之上,層層曡曡。
  • 步履宜輕過:行走時應輕輕地,以免踩傷草地。
  • 開筵得屢供:設宴時可以多次提供(指草地可以作爲宴會的場所)。
  • 看花隨節序:觀賞花朵應隨季節變化。
  • 強爲容:勉強改變其自然狀態。

繙譯

楚地的草在經歷寒冷後依舊碧綠,春天到來時,它們以濃烈的色彩映入眼簾。舊葉低垂,新葉挺立,新葉覆蓋在舊葉之上,層層曡曡。行走時應輕輕地,以免踩傷這片草地,設宴時可以多次提供這片草地作爲場所。觀賞花朵應隨季節變化,不可勉強改變它們的自然狀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草地的生機與美麗,通過對比舊葉與新葉的狀態,展現了自然界的新陳代謝。詩中“步履宜輕過”一句,不僅躰現了對自然環境的尊重,也隱含了對生命脆弱性的認識。結尾的“不敢強爲容”則強調了順應自然、不破壞自然之美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深刻觀察和敬畏之情。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