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五首其二

· 杜甫
舊日重陽日,傳杯不放杯。 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 北闕心長戀,西江首獨回。 茱萸賜朝士,難得一枝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傳杯:指宴會上傳遞酒杯,輪流飲酒。
  • 不放杯:不停杯,意指不停地飲酒。
  • 蓬鬢:指頭髮散亂,形容衰老。
  •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大臣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的地方,這裏指朝廷。
  • 西江:指長江上游,這裏可能指杜甫的故鄉或他曾經居住的地方。
  • 茱萸:一種植物,古代有重陽節佩戴茱萸以避邪的習俗。
  • 朝士:指朝廷的官員。

翻譯

舊時的重陽節,我們總是傳杯換盞,不停地飲酒。 如今我的鬢髮已白,看着菊花盛開,卻感到慚愧。 我心中始終留戀着朝廷,而我的頭卻獨自回望西江。 在重陽節,朝廷賜予官員茱萸,但我卻難以得到一枝。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對過去重陽節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詩中「傳杯不放杯」生動描繪了往昔節日的熱鬧場景,而「蓬鬢改」與「菊花開」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了詩人的衰老與無奈。後兩句「北闕心長戀,西江首獨回」則巧妙地表達了對朝廷的忠誠與對故鄉的思念。結尾的「茱萸賜朝士,難得一枝來」則透露出詩人對現狀的不滿和對過去的懷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甫晚年詩歌的深沉與哀婉。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