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失羣鶴

· 呂溫
杳杳沖天鶴,風排勢暫違。 有心長自負,無伴可相依。 萬里寧辭遠,三山詎憶歸。 但令毛羽在,何處不翻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杳杳(yǎo yǎo):形容深遠或遙遠的樣子。
  • 風排:風的力量。
  • 三山: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jù):豈,表示反問。

翻譯

那隻鶴飛翔在深遠的天際,風的力量暫時使它偏離了方向。 它內心充滿自信,卻找不到同伴可以依靠。 它不畏萬里之遙,又怎會思念那遙遠的三座仙山。 只要它的羽毛還在,哪裏不能自由飛翔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隻失羣的鶴,通過鶴的形象表達了孤獨與自由的主題。詩中,「杳杳沖天鶴」描繪了鶴飛翔的壯闊景象,而「風排勢暫違」則暗示了鶴在飛行中遇到的困難。後兩句「有心長自負,無伴可相依」深刻地表達了鶴內心的自信與孤獨。最後兩句「但令毛羽在,何處不翻飛」則強調了鶴的自由與不屈精神,無論環境如何,它都能自由飛翔,不受束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獨立的嚮往。

呂溫

呂溫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呂渭子。德宗貞元十四年進士,次年登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能文,一時流輩鹹推尚。與王叔文厚善,遷左拾遺。二十年,以侍御史爲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年。比還,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貶,溫獨免,進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旋與羊諤等謀逐宰相李吉甫,憲宗怒貶道州刺史,徙衡州,卒。有集。 ► 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