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司空出東夷,童稚刷勁翮。
追隨燕薊兒,穎銳物不隔。
服事哥舒翰,意無流沙磧。
未甚拔行間,犬戎大充斥。
短小精悍姿,屹然強寇敵。
貫穿百萬衆,出入由咫尺。
馬鞍懸將首,甲外控鳴鏑。
洗劍青海水,刻銘天山石。
九曲非外蕃,其王轉深壁。
飛兔不近駕,鷙鳥資遠擊。
曉達兵家流,飽聞春秋癖。
胸襟日沈靜,肅肅自有適。
潼關初潰散,萬乘猶辟易。
偏裨無所施,元帥見手格。
太子入朔方,至尊狩樑益。
胡馬纏伊洛,中原氣甚逆。
肅宗登寶位,塞望勢敦迫。
公時徒步至,請罪將厚責。
際會清河公,間道傳玉冊。
天王拜跪畢,讜議果冰釋。
翠華卷飛雪,熊虎亙阡陌。
屯兵鳳皇山,帳殿涇渭闢。
金成賊咽喉,詔鎮雄所扼。
禁暴清無雙,爽氣春淅瀝。
巷有從公歌,野多青青麥。
及夫哭廟後,復領太原役。
恐懼祿位高,悵望王土窄。
不得見清時,嗚呼就窀穸。
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橫客。
千秋汾晉間,事與雲水白。
昔觀文苑傳,豈述廉藺績。
嗟嗟鄧大夫,士卒終倒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司空:古代官職名,這裡指王思禮。
- 東夷:古代對東方民族的稱呼,這裡指王思禮的出生地。
- 童稚:兒童,這裡指王思禮年少時。
- 勁翮:強健的翅膀,比喻才能。
- 燕薊兒:指燕地的年輕人。
- 穎銳:聰明敏銳。
- 哥舒翰:唐朝名將。
- 流沙磧:沙漠。
- 犬戎:古代對西北邊疆民族的稱呼。
- 充斥:充滿。
- 精悍姿:精明強悍的樣子。
- 屹然:堅定不移的樣子。
- 貫穿:穿透,這裡指指揮。
- 咫尺:極近的距離。
- 鳴鏑:響箭,古代用於發號施令。
- 春鞦癖:對春鞦時期歷史的特別愛好。
- 沈靜:沉著冷靜。
- 肅肅:嚴肅的樣子。
- 辟易:退避。
- 偏裨:副將。
- 手格:親手格鬭。
- 狩梁益:指皇帝到梁州和益州。
- 伊洛:指伊水和洛水,這裡代表中原地區。
- 敦迫:緊迫。
- 玉冊:帝王祭祀或冊封時用的玉簡。
- 讜議:正直的言論。
- 翠華:皇帝的儀仗。
- 熊虎:比喻勇猛的軍隊。
- 涇渭:指涇水和渭水,這裡代表軍事陣地。
- 禁暴:禁止暴亂。
- 淅瀝:形容清新的氣息。
- 青青麥:形容田野的景象。
- 窀穸:墓穴。
- 田橫客:指忠於田橫的門客,這裡比喻忠臣。
- 汾晉:指汾水和晉地,這裡代表王思禮的功勣。
- 廉藺:指廉頗和藺相如,古代著名的忠臣。
- 倒戟:戰敗。
繙譯
司空王思禮出身東夷之地,年少時便展現出非凡的才能。他追隨燕地的年輕人,聰明敏銳,無所不至。他服侍哥舒翰將軍,不畏沙漠的艱苦。雖然未能在軍隊中迅速晉陞,但邊疆的犬戎卻大量湧現。他身材短小卻精明強悍,堅定不移地對抗強敵。他能夠指揮百萬大軍,出入戰場如在咫尺之間。他的馬鞍上懸掛著敵將的首級,甲胄之外掌控著鳴鏑的號令。他在青海洗劍,在天山刻石銘記功勣。九曲之地不再是外蕃之地,其王深築壁壘。飛兔不敢靠近他的駕騎,猛禽也衹敢遠距離攻擊。他精通兵法,飽讀春鞦歷史。他的胸襟日益沉靜,嚴肅中自有適意。潼關初被攻破時,萬乘之主猶自退避。副將無法施展,元帥親自上陣。太子進入朔方,至尊皇帝則前往梁益。衚馬纏繞伊洛,中原形勢甚爲逆反。肅宗登基,形勢緊迫。王思禮徒步前往,請求罪責,卻得到厚待。他與清河公相遇,通過小道傳遞玉冊。天王拜跪完畢,正直的言論果然如冰釋般被接受。翠華卷起飛雪,熊虎般的軍隊遍佈阡陌。屯兵於鳳皇山,帳殿設於涇渭之間。金成是賊軍的咽喉,詔令鎮守雄所扼之地。他禁止暴亂,清新無雙,春日氣息淅瀝。巷中有歌頌他的歌聲,田野裡麥苗青青。及至哭廟之後,他又領命前往太原。他恐懼於高位,悵望王土狹窄。未能見到清明時代,最終長眠於墓穴。永遠系於五湖之舟,悲痛甚於田橫的門客。千鞦萬代在汾晉之間,他的事跡與雲水一樣潔白。昔日觀文苑傳,豈能不述廉藺的功勣。唉,鄧大夫,士卒最終戰敗。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對唐朝名將王思禮的贊頌。詩中詳細描述了王思禮的軍事才能和忠誠,以及他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通過對比和誇張的手法,詩人展現了王思禮的非凡能力和對國家的貢獻。詩的結尾,杜甫表達了對王思禮未能見到清明時代的遺憾,以及對他忠誠精神的深切哀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