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 杜甫
忽忽峽中睡,悲風方一醒。 西來有好鳥,爲我下青冥。 羽毛淨白雪,慘澹飛雲汀。 既蒙主人顧,舉翮唳孤亭。 持以比佳士,及此慰揚舲。 清文動哀玉,見道發新硎。 欲學鴟夷子,待勒燕山銘。 誰重斷蛇劍,致君君未聽。 志在麒麟閣,無心雲母屏。 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門扃。 相如才調逸,銀漢會雙星。 客來洗粉黛,日暮拾流螢。 不是無膏火,勸郎勤六經。 老夫自汲澗,野水日泠泠。 我嘆黑頭白,君看銀印青。 臥病識山鬼,爲農知地形。 誰矜坐錦帳,苦厭食魚腥。 東西兩岸坼,橫水注滄溟。 碧色忽惆悵,風雷搜百靈。 空中右白虎,赤節引娉婷。 自雲帝裏女,噀雨鳳凰翎。 襄王薄行跡,莫學冷如丁。 千秋一拭淚,夢覺有微馨。 人生相感動,金石兩青熒。 丈人但安坐,休辨渭與涇。 龍蛇尚格鬥,灑血暗郊坰。 吾聞聰明主,治國用輕刑。 銷兵鑄農器,今古歲方寧。 文王日儉德,俊乂始盈庭。 榮華貴少壯,豈食楚江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忽忽: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 青冥:天空。
  • 慘澹:形容景色暗淡。
  • :鳥的翅膀。
  • :鳥鳴。
  • 揚舲:揚帆。
  • 哀玉:比喻聲音悲涼。
  • 新硎:新磨的刀刃,比喻新的事物或思想。
  • 鴟夷子:古代傳說中的智者。
  • 燕山銘:古代銘文,比喻重要的記載或榮譽。
  • 斷蛇劍:古代名劍,比喻重要的決策或行動。
  • 麒麟閣:古代藏書閣,比喻學問或地位。
  • 雲母屏:用雲母製成的屏風,比喻富貴或華麗。
  • :關閉。
  • 才調逸:才華出衆。
  • 銀漢:銀河。
  • 粉黛:女子化妝用的粉和黛,代指女子。
  • 流螢:飛舞的螢火蟲。
  • 膏火:燈火。
  • 六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樂經》、《周易》、《春秋》六部經典。
  • 汲澗:從山澗中取水。
  • 泠泠:形容水聲清脆。
  • 山鬼:山中的鬼怪。
  • 地形:地理環境。
  • :誇耀。
  • 錦帳:華麗的帳幕。
  • 食魚腥:吃魚,比喻平凡的生活。
  • :裂開。
  • 滄溟:大海。
  • 百靈:各種神靈。
  • 赤節:紅色的節杖,古代官員的標誌。
  • 娉婷:形容女子姿態優美。
  • 噀雨:噴水。
  • 鳳凰翎:鳳凰的羽毛。
  • 襄王:古代楚國的君主。
  • 冷如丁:形容冷漠無情。
  • 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堅硬。
  • 青熒:形容光芒閃爍。
  • 渭與涇:渭水和涇水,比喻區分清楚。
  • 龍蛇:比喻英雄豪傑。
  • 格鬥:搏鬥。
  • 灑血:流血。
  • 郊坰:郊外的野地。
  • 聰明主:明智的君主。
  • 銷兵:銷燬兵器。
  • 鑄農器:鑄造農具。
  • 俊乂:英俊的人才。
  • 盈庭:充滿朝廷。
  • 榮華:富貴榮華。
  • 楚江萍:楚江中的浮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譯

在峽中忽然睡去,悲風將我喚醒。 西邊飛來一隻美麗的鳥,爲我從天空中降下。 它的羽毛潔白如雪,在暗淡的雲汀中飛翔。 既然得到了主人的關注,它便振翅在孤亭中鳴叫。 我以此比擬佳士,以此慰藉揚帆的心情。 清新的文章如哀玉般動聽,見道如新磨的刀刃般銳利。 想要學習鴟夷子的智慧,等待刻下燕山銘的榮耀。 誰會重視斷蛇劍,即使君王未聽從。 志在麒麟閣,無意於雲母屏的華麗。 卓氏最近成了寡婦,豪門朱門緊閉。 相如才華橫溢,銀河中會見雙星。 客人來時洗淨粉黛,日暮時拾起流螢。 不是沒有燈火,勸郎勤奮學習六經。 老夫自己從山澗取水,野水每日清脆作響。 我嘆息黑髮變白,你看着銀印變青。 臥病中識得山鬼,爲農時瞭解地形。 誰會誇耀坐在錦帳中,苦於厭食魚腥。 東西兩岸裂開,橫水注入大海。 碧色忽然讓人惆悵,風雷搜尋百靈。 空中右方有白虎,赤節引導着娉婷。 自稱是帝女,噴水如鳳凰的羽毛。 襄王行跡淡薄,莫學冷如丁。 千秋一拭淚,夢醒有微馨。 人生相互感動,金石兩青熒。 丈人但安坐,不必分辨渭與涇。 龍蛇尚在格鬥,灑血於暗郊野。 我聽說聰明主,治國用輕刑。 銷燬兵器鑄造農具,古今歲月方安寧。 文王日行儉德,俊才滿庭。 榮華富貴少壯時,豈能食楚江萍。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對薛十二丈判官的贈答之作,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對時局的感慨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忽忽峽中睡,悲風方一醒」描繪了詩人內心的迷茫與不安,而「西來有好鳥,爲我下青冥」則象徵着希望與啓示。詩人在表達對佳士的讚美和對理想的嚮往時,也透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