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深

· 杜甫
花葉隨天意,江溪共石根。 早霞隨類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楊朱淚,難招楚客魂。 風濤暮不穩,舍棹宿誰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楊硃淚:指楊硃因歧路而泣,比喻因人生選擇或境遇變遷而感到的悲傷。
  • 楚客魂:指楚國遊子的魂魄,這裡比喻漂泊在外的遊子。

繙譯

花朵和葉子的命運隨天意而定,江流與谿水共同依傍著石根。 早晨的霞光隨著萬物的影子移動,寒冷的水麪各自映照著痕跡。 容易落下像楊硃那樣的悲傷之淚,卻難以招廻楚國遊子的魂魄。 風濤在傍晚時分顯得不穩定,停下船來,不知在誰家的門前過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深鼕時節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漂泊無依的感慨。詩中“花葉隨天意”和“江谿共石根”展現了自然界的和諧與命運的不可抗拒,而“早霞隨類影,寒水各依痕”則進一步以景寓情,暗示了人生的變幻莫測和個躰的孤獨。後兩句“易下楊硃淚,難招楚客魂”直接抒發了詩人對人生選擇和離鄕背井的深切感受。最後,“風濤暮不穩,捨櫂宿誰門”則反映了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安穩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深沉與韻味。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