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許壽下第歸東山

· 李頻
吾君設禮闈,誰合學忘機。 卻是高人起,難爲下第歸。 出關心縱野,避世事終稀。 莫更今秋夕,相思望少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禮闈(lǐ wéi):古代科舉考試的場所。
  • 忘機(wàng jī):忘卻計較或巧詐之心,指自甘恬淡與世無爭。
  • 下第(xià dì):科舉考試不中,落榜。
  • 少微(shǎo wēi):星名,古代常以星象來喻指人事,少微星古時通常指隱士或處士。

翻譯

吾君設立了科舉的考場,誰能夠學會忘卻世俗的機巧呢? 然而,正是有高尚品格的人起身,卻難以接受落榜歸鄉的現實。 離開關心世俗的心,放縱於野外的自由,逃避世間的紛擾,這樣的事終究是稀少的。 不要再提今秋的夜晚,我因思念你而仰望少微星,感到相思之苦。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許壽落榜歸鄉的同情與思念。詩中,「吾君設禮闈」一句,既是對科舉制度的提及,也暗含了對友人才華的認可。後文通過「忘機」與「下第歸」的對比,突出了友人高潔品格與現實困境的矛盾。結尾的「相思望少微」則巧妙地將星象與情感結合,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捨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世俗的淡泊態度。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