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岐留別相知

· 李頻
百歲竟何事,一身長遠遊。 行行將近老,處處不離愁。 世路多相取,權門不自投。 難爲此時別,欲別願人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臨岐(lín qí):在岔路口。
  • 百歲:指一生。
  • 竟何事:究竟爲了什麼事情。
  • 長遠遊:長時間的旅行。
  • 行行:走着走着。
  • 將近老:快要老去。
  • 世路:人生的道路。
  • 相取:相互選擇。
  • 權門:有權勢的家庭或人物。
  • 不自投:不主動投靠。
  • 難爲:難以做到。
  • 此時別:這個時候的離別。
  • 願人留:希望別人留下。

翻譯

一生究竟爲了什麼事情,我選擇了漫長的旅行。 走着走着,我發現自己快要老去,無論走到哪裏,都離不開憂愁。 人生的道路充滿了相互的選擇,但我不會主動投靠權勢之家。 在這個時候離別真的很難,我內心深處希望你能留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和對友情的深切留戀。詩中,「百歲竟何事,一身長遠遊」展現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追問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而「行行將近老,處處不離愁」則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人生苦難的感慨。最後兩句「難爲此時別,欲別願人留」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不捨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