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
西蜀冬不雪,春農尚嗷嗷。
上天回哀眷,朱夏雲鬱陶。
執熱乃沸鼎,纖絺成縕袍。
風雷颯萬里,霈澤施蓬蒿。
敢辭茅葦漏,已喜黍豆高。
三日無行人,二江聲怒號。
流惡邑里清,矧茲遠江皋。
荒庭步鸛鶴,隱几望波濤。
沈痾聚藥餌,頓忘所進勞。
則知潤物功,可以貸不毛。
陰色靜隴畝,勸耕自官曹。
四鄰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蜀:指四川地區。
- 春農:春天的農民。
- 嗷嗷:形容聲音嘈雜或哀鳴。
- 朱夏:指夏季。
- 鬱陶:形容雲氣濃密。
- 執熱:忍受炎熱。
- 沸鼎:沸騰的鼎,比喻酷熱。
- 纖絺:細葛布,指輕薄的夏衣。
- 縕袍:舊絮袍,比喻衣物簡陋。
- 風雷:風和雷。
- 颯:形容風聲。
- 霈澤:大雨。
- 蓬蒿:雜草。
- 敢辭:不敢推辭。
- 茅葦:茅草和蘆葦,指簡陋的房屋。
- 黍豆:糧食作物。
- 二江:指四川的兩條江河。
- 怒號:大聲呼嘯。
- 流惡:指洪水帶來的污物。
- 邑里:鄉村。
- 矧:何況。
- 江皋:江邊高地。
- 荒庭:荒廢的庭院。
- 鸛鶴:兩種水鳥。
- 隱几:靠着几案。
- 沈痾:重病。
- 聚藥餌:集中藥材。
- 頓忘:立刻忘記。
- 進勞:進獻的勞苦。
- 潤物:滋潤萬物。
- 貸不毛:使貧瘠之地變得肥沃。
- 陰色:陰涼的氣息。
- 隴畝:田地。
- 勸耕:鼓勵耕作。
- 官曹:官府。
- 耒耜:農具。
翻譯
四川的冬天不下雪,春天的農民還在哀鳴。 上天迴轉了它的哀憐,夏天的雲變得濃密。 忍受着酷熱如同沸騰的鼎,穿着輕薄的夏衣卻像舊絮袍。 風雷聲響徹萬里,大雨滋潤了雜草。 不敢推辭茅草屋的漏雨,卻高興糧食作物長得高。 三天沒有行人,兩條江河怒吼。 洪水帶來的污物使鄉村變得清潔,何況是遠處的江邊高地。 荒廢的庭院裏鸛鶴在走,靠着几案望着波濤。 重病集中了藥材,立刻忘記了進獻的勞苦。 由此知道滋潤萬物的功效,可以使貧瘠之地變得肥沃。 陰涼的氣息靜謐了田地,鼓勵耕作是官府的責任。 四周鄰居都拿出農具,何必只有我家操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四川地區春夏之交的自然景象和社會狀況。杜甫通過對天氣變化的描寫,表達了對農民生活的關切和對自然恩澤的讚美。詩中「執熱乃沸鼎,纖絺成縕袍」形象地描繪了酷熱難耐的情景,而「霈澤施蓬蒿」則展現了雨水帶來的生機。後半部分,詩人通過對荒庭、江皋的描寫,反映了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自然之美,也體現了詩人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