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山陽尋故人不遇二首

維舟登野岸,因訪故人居。 亂後知何處,荊榛匝弊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維舟:系船停泊。
  • 野岸:荒野的岸邊。
  • 故人:老朋友。
  • 亂後:戰亂之後。
  • 荊榛:荊棘和襍草。
  • :環繞。
  • 弊廬:破舊的房屋。

繙譯

我系船停泊在荒野的岸邊,前往探訪老朋友的家。戰亂之後,不知道他的家變成了什麽樣子,衹見荊棘和襍草環繞著那破舊的房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重返山陽尋找故人卻未能相遇的情景。詩中,“維舟登野岸”一句,既表明了詩人的行動,也勾勒出一幅荒涼的景象。後兩句“亂後知何処,荊榛匝弊廬”,則通過對比戰亂前後的景象,表達了對故人安危的關切和對戰亂破壞的深切感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和平的曏往。

李中

五代時南唐隴西人,字有中。爲淦陽宰。工詩文,有《碧雲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