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秋夕寄懷舍弟

鳥棲庭樹夜悠悠,枕上誰知淚暗流。 千里夢魂迷舊業,一城砧杵搗殘秋。 窗閒寂寂燈猶在,簾外蕭蕭雨未休。 早晚萊衣同著去,免悲流落在邊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庭樹:庭院中的樹木。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或空間遙遠。
  • 夢魂:夢中的人或事,常指思唸的人或事。
  • 砧杵:古代洗衣時用來敲打衣服的工具,砧是石板,杵是木棒。這裡指鞦夜中洗衣的聲音,常用來象征鞦意。
  • 擣殘鞦:擣衣聲象征著鞦天的深沉和淒涼。
  • 窗閑:窗戶空閑,指無人打擾的靜謐。
  • 蕭蕭:形容風聲或雨聲。
  • 萊衣:古代指隱居時穿的衣服,這裡可能指簡樸的家居服。
  • 邊州:邊遠的地方。

繙譯

夜晚,鳥兒棲息在庭院中的樹上,時間悠悠流逝。枕頭上,無人知曉我暗自流淚。千裡之外的夢中,我迷失在過去的記憶裡,而這座城市中,砧杵聲聲,敲打著深鞦的寂寥。窗戶靜靜地敞開著,燈火依舊,簾外風雨聲蕭蕭,未曾停歇。早晚有一天,我會穿上簡樸的家居服,與你一同離去,免得在這邊遠的州縣中,悲歎流離失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鞦夜的寂靜與淒涼,以及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深深思唸。詩中,“鳥棲庭樹夜悠悠”和“簾外蕭蕭雨未休”等句,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表達。詩人的內心世界通過“枕上誰知淚暗流”和“早晚萊衣同著去”等句,展現得淋漓盡致,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未來團聚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懷人之作。

李中

五代時南唐隴西人,字有中。爲淦陽宰。工詩文,有《碧雲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