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行

· 盧琦
赤旗落色漢火微,端門日日腥風吹。 咸陽秋色壓官樹,金人夜泣銅駝悲。 先生袖疏探虎窟,漢鼎猶堪支一足。 九重煙霧如海深,門外何人知痛哭。 賊莽白日升郊臺,玉璽墮地聲如雷。 周公揖讓孺子戲,絳袍將軍何日來。 塵飛滄海風擲瓦,白鶴身輕快如馬。 一聲鐵笛度閩關,山月溪風共瀟灑。 龍爭虎鬥耳不聞,長嘯袖拂松枝雲。 夜鐺白石煮秋雨,風佩赤錦飄霞裙。 先生一去已千載,尚有當時遺蹟在。 題詩絕壁寄先生,頓使孤峯顏色改。 藥爐寂寞秋草深,丹井水落莓苔侵。 漢家瓦崩灰化土,猶有丹光穿樹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赤旗:紅色的旗幟,此處指漢朝的旗幟。
  • 端門:宮殿的正門。
  • 咸陽:古都名,秦朝的都城。
  • 金人:指銅鑄的人像。
  • 賊莽:指王莽,篡奪漢朝政權的人物。
  • 玉璽:皇帝的印章。
  • 周公:周朝的賢臣,此處比喻王莽。
  • 孺子:指年幼的皇帝。
  • 絳袍將軍:指忠誠的將領。
  • 鐵笛:鐵製的笛子,此處象徵旅行者。
  • 閩關:福建的關口。
  • :煮藥的器具。
  • 白石:指藥材。
  • 風佩:隨風飄動的佩飾。
  • 赤錦:紅色的錦緞。
  • 孤峯:孤立的山峯。
  • 藥爐:煉丹的爐子。
  • 丹井:煉丹用的井。
  • 莓苔:青苔。

翻譯

紅色的旗幟漸漸失去了光彩,漢朝的火焰也微弱了,宮殿的正門每天都吹着腥風。咸陽的秋色壓過了宮中的樹木,銅鑄的人像夜晚哭泣,銅駝也感到悲傷。先生帶着奏疏冒險進入虎穴,漢朝的國運還能支撐一段時間。但是皇宮深如海,門外的人怎能知道里面的痛苦哭泣。

賊王莽白日裏登上郊外的祭臺,玉璽落地聲音如雷鳴。周公謙讓,年幼的皇帝像在遊戲,忠誠的將領何時能來。塵土飛揚,海風掀瓦,白鶴輕盈如馬。一聲鐵笛穿越福建的關口,山間的月光和溪邊的風都顯得瀟灑。

龍爭虎鬥的消息我充耳不聞,長嘯一聲,袖子拂過鬆枝上的雲。夜晚用白石煮秋雨,風中佩飾和紅色錦緞飄動如霞裙。先生一去已經千年,但當時的遺蹟仍在。在絕壁上題詩紀念先生,頓時使孤峯的顏色改變。

煉丹爐寂寞,秋草深長,丹井的水位下降,青苔侵佔。漢朝的瓦片崩塌,灰燼化爲土,但仍有丹光穿透樹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漢朝末年的動盪和衰敗,通過對比宮廷的衰落和自然景色的壯美,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過去的懷念。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徵,如「赤旗落色」、「金人夜泣」等,生動地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人物的悲壯。結尾處對先生的懷念,以及對遺蹟的描述,透露出詩人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歷史情懷。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