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湖亭

· 盧琦
望湖亭外波盪蕩,漁舟客棹頻來往。好風捲雨黑雲收,十里湖天平似掌。 長川極浦秋雲清,錦帆自信牙檣輕。蘭橈掣動龍蛇影,棹歌驚起鷺鷗盟。 昔是席上珍,今作宦中客。兩載遊帝京,雙鬢半垂白。 三衢非爲懶折腰,楓城聯蔭桐陰色。黃金孰鑄子期形,白玉空教和氏泣。 丈夫氣概無憚勞,對此江山趣自高。浩歌長嘯天地窄,笑殺馮唐嘆二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蕩蕩:形容水面寬廣無邊。
  • 漁舟客棹:漁船和旅客的船槳。
  • 頻來往:頻繁地來回。
  • 好風:和風,指風力適中。
  • 黑雲收:烏雲散去。
  • 長川極浦:長長的河流和遠處的岸邊。
  • 錦帆:華麗的帆船。
  • 牙檣:象牙裝飾的桅杆。
  • 蘭橈:用蘭木製成的槳。
  • 掣動:牽引,拉動。
  • 龍蛇影:形容水波紋理如龍蛇般蜿蜒。
  • 棹歌:划船時唱的歌。
  • 鷺鷗盟:鷺鷗的夥伴,比喻隱逸之士。
  • 席上珍:比喻珍貴的人才。
  • 宦中客:指在官場中的人。
  • 帝京:指京城,即首都。
  • 三衢:地名,指浙江衢州。
  • 懶折腰:不願屈服,不願低頭。
  • 楓城:指衢州,因其楓樹衆多而得名。
  • 聯蔭:樹木連綿成蔭。
  • 桐陰色:桐樹的陰影。
  • 子期:指古代著名琴師伯牙的好友鍾子期。
  • 和氏泣:指和氏璧的故事,比喻珍貴的物品被忽視。
  • 憚勞:害怕勞累。
  • 浩歌長嘯:大聲歌唱和長嘯,形容豪放不羈。
  • 馮唐:漢代人,曾因年老不得重用而感嘆。
  • 二毛:指頭髮斑白,比喻年老。

翻譯

望湖亭外,湖面寬廣無邊,漁船和旅客的船槳頻繁地來回穿梭。和風輕拂,烏雲散去,十里湖面平靜如掌。

長長的河流和遠處的岸邊,秋天的雲彩清澈,華麗的帆船自信地航行,象牙裝飾的桅杆顯得輕盈。用蘭木製成的槳拉動着,水波紋理如龍蛇般蜿蜒,划船時唱的歌驚起了隱逸之士。

曾經是珍貴的人才,如今成了官場中的人。兩年來在京城遊歷,雙鬢已半白。

不是因爲不願屈服,而是因爲衢州的楓樹連綿成蔭,桐樹的陰影美麗。無法鑄造出像子期那樣的形象,白玉只能讓和氏璧的故事再次哭泣。

大丈夫的氣概不畏懼勞累,面對這樣的江山,興趣自然高漲。大聲歌唱和長嘯,天地都顯得狹窄,笑看馮唐感嘆年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瞭望湖亭外的湖光山色,通過漁舟客棹、好風黑雲等自然景象,展現了湖面的寧靜與壯闊。詩中「蘭橈掣動龍蛇影」等句,巧妙運用比喻和擬人,賦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動感。後段轉入對個人境遇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反思和對自然山水的嚮往,體現了元代文人特有的超脫與豪放。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