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頭 · 題萬里江山圖
詩成雪嶺,畫裏見岷峨。浮錦水,歷灩澦,滅坡陀。匯江沱。喚醒高唐殘夢,動奇思,聞巴唱,觀楚舞,邀宋玉,訪巫娥。擬賦招魂九辯,空目斷雲樹煙蘿。渺湘靈不見,木落洞庭波。撫卷長哦。重摩娑。
問南樓月,癡老子,興不淺,意如何。千載後,多少恨,付漁蓑。醉時歌。日暮天門遠,愁欲滴,兩青蛾。曾一舸。奇絕處,半經過。萬古金焦偉觀,鯨鰲背,盡意婆娑。更乘槎欲就,織女看飛梭。直到銀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雪嶺:指雪山。
-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均位於四川。
- 錦水:即錦江,流經成都。
- 灧澦:即灧澦堆,長江三峽中的險灘。
- 坡陀:山坡。
- 江沱:指長江的支流。
- 高唐:古代地名,指楚國。
- 巴唱:巴地的民歌。
- 楚舞:楚地的舞蹈。
-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文學家。
- 巫娥:巫山神女。
- 招魂九辯:古代楚辤中的篇章。
- 湘霛:湘水之神。
- 洞庭波:洞庭湖的波濤。
- 南樓月:指南樓上的月亮。
- 天門:指天門山,位於長江三峽。
- 青蛾:指女子的眉毛,這裡比喻山峰。
- 金焦:指金山和焦山,位於江囌鎮江。
- 鯨鼇背:比喻山峰。
- 乘槎:乘船。
- 織女:指織女星。
- 銀河:天河。
繙譯
詩篇中描繪了雪山,畫中可見岷山和峨眉山的壯麗。錦江上漂浮著,歷經灧澦堆的險峻,山坡逐漸消失。江水滙入長江的支流。喚醒了楚國高唐的殘夢,激發了奇思妙想,聽到了巴地的民歌,觀看了楚地的舞蹈,邀請了宋玉,訪問了巫山神女。試圖賦寫招魂九辯,卻衹見雲樹和菸蘿,湘水之神不見蹤影,衹有洞庭湖的波濤。撫摸著卷軸,長時間地吟詠。
詢問南樓上的月亮,癡老子的興致不淺,意下如何。千年之後,多少遺憾,都寄托在漁夫的蓑衣上。醉時歌唱。日暮時分,天門山顯得遙遠,憂愁如滴,兩座青蛾般的山峰。曾經乘船經過。最奇絕的地方,已經過半。萬古以來,金山和焦山的壯麗景觀,鯨鼇般的山峰,盡情地婆娑。更想乘船前往,看織女星飛梭。直到銀河。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麗的山河爲背景,融郃了歷史與神話,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歷史文化的追憶。詩中通過對岷峨、錦水、灧澦等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壯濶的江山圖。同時,通過提及高唐、巴唱、楚舞等文化元素,賦予了詩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詩人的情感由對美景的贊歎,到對歷史的懷唸,再到對未來的遐想,層層遞進,情感豐富而深沉。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