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九日郡庠後亭宴盧啓先僉事
晨集穎江渚,列席當蕙邊。
斯亭信顯敞,翠嶺帶澄川。
潮駕宜城步,山積司空原。
青松紛被徑,紅桃競發園。
衆賓起爲壽,繁音出嬌弦。
中觴念遠離,歲行已再遷。
漂萍有時合,浮雲未見旋。
今朝不爲樂,來會知何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廿九日:二十九日。
- 郡庠:古代的郡學,即地方官辦學校。
- 盧啓先:人名,僉事爲其官職。
- 穎江:江名,具體位置不詳。
- 蕙邊:蕙草旁邊,蕙草是一種香草。
- 顯敞:明顯開闊。
- 澄川:清澈的河流。
- 潮駕:潮水推動。
- 宜城步:地名,可能是指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市)的某個地方。
- 司空原: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被徑:覆蓋小徑。
- 中觴:飲酒到一半。
- 歲行:歲月流逝。
- 再遷:再次變遷。
- 漂萍:漂浮的萍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浮雲:比喻變幻無常。
- 旋:迴轉,返回。
翻譯
三月二十九日,在郡學後亭宴請盧啓先僉事。 清晨聚集在穎江的沙洲,列席於蕙草旁邊。 這個亭子確實開闊明亮,翠綠的山嶺環繞着清澈的河流。 潮水推動着宜城步,山巒堆積在司空原。 青松紛紛覆蓋小徑,紅桃花競相開放在園中。 衆賓客起身祝酒,繁複的音樂出自嬌美的琴絃。 飲酒到一半,思念起即將遠離,歲月已經再次變遷。 漂浮的萍草有時會相遇,但浮雲卻未見迴轉。 今天不爲享樂,將來相會又知是何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江邊的一次宴會場景,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宴會氛圍的渲染,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離別之情的感慨。詩中「青松紛被徑,紅桃競發園」等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而「中觴念遠離,歲行已再遷」則透露出詩人對離別的無奈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