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二首

騄驥今失羣,亦自矜趫騰。 俛仰歲時久,帖然困蚊蠅。 豪鯨逸其穴,天水成滄溟。 豈無魚鱉交,望望爲所憎。 物理有翕張,達人同廢興。 幸無怵迫憂,聊復曲吾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騄驥(lù jì):古代良馬名,這裏比喻傑出的人才。
  • (jīn):自誇。
  • 趫騰(qiáo téng):跳躍,比喻活躍。
  • 俛仰(fǔ yǎng):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的流逝。
  • 帖然:安然,平靜。
  • 豪鯨:巨大的鯨魚,比喻有權勢的人。
  • 逸其穴:離開它的巢穴,比喻離開原有的位置。
  • 滄溟(cāng míng):大海。
  • 魚鱉:泛指水生動物,比喻普通人。
  • 翕張(xī zhāng):收斂與展開,比喻事物的變化。
  • 達人:通達事理的人。
  • 廢興:興衰變化。
  • 怵迫(chù pò):恐懼和壓迫。
  • 曲肱(qū gōng):彎曲手臂,比喻安逸自在的生活。

翻譯

良馬如今離開了羣體,也自誇能夠跳躍活躍。 隨着時間的流逝,它平靜地被蚊蠅困擾。 巨大的鯨魚離開了它的巢穴,天空和水面變成了廣闊的海洋。 難道沒有與魚鱉的交往嗎?但望着它們只會讓人憎惡。 事物的變化有收斂也有展開,通達事理的人理解興衰的道理。 幸好沒有恐懼和壓迫的憂慮,姑且彎曲手臂享受安逸。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和象徵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詩中,「騄驥」與「豪鯨」分別代表了傑出的人才和有權勢的人,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中表現出不同的狀態。騄驥雖然自誇活躍,但最終被困於平凡之中;豪鯨雖能影響大海,卻與普通生物難以和諧相處。詩人通過這些形象,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複雜,以及通達事理者應有的態度:在理解事物的變化和興衰中,保持內心的平和與自在。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間慶元奉化人,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七歲學古詩文,多奇語。宋鹹淳七年進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賣文爲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餘,以薦起爲信州教授,調婺州,以疾辭。爲文清深雅潔,東南文章大家皆歸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