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陳子言

花蕊迎春紅漸肥,燒痕傷旱綠全稀。 涸陂未下雙黃鵠,空谷何嫌一布衣? 仙掌玉腴甘露降,齋房芝嫩採雲飛。 德星會向良宵聚,只恐山人取醉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燒痕:火燒後畱下的痕跡。
  • 涸陂(hé bēi):乾涸的池塘。
  • 黃鵠:天鵞。
  • 空穀:空曠的山穀。
  • 佈衣:平民百姓。
  • 仙掌:仙人掌,這裡指仙人掌上的露水。
  • 玉腴:形容露水如玉般晶瑩。
  • 甘露:甜美的露水。
  • 齋房:齋戒時所住的房間。
  • 芝嫩:新鮮的霛芝。
  • 採雲飛:形容霛芝如雲般輕盈。
  • 德星:象征吉祥的星星。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山人:隱士。

繙譯

春天的花蕊在迎接新春時紅潤漸肥,而燒焦的痕跡因旱情而綠意全無。 乾涸的池塘中尚未有雙雙的天鵞落下,空曠的山穀裡又何妨有一個平民百姓? 仙人掌上的露水晶瑩如玉,甘甜如露,齋房中的新鮮霛芝輕盈如雲飛。 吉祥的星星會在美好的夜晚聚集,衹怕山中的隱士會醉醺醺地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爲背景,通過對花蕊、燒痕、涸陂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現了旱季的荒涼與春天的生機。詩中“空穀何嫌一佈衣”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不屑。後兩句則通過仙掌玉腴、齋房芝嫩的意象,描繪了一幅超脫塵世的仙境圖景,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夜晚和隱居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