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霽庭藥芬鬱

炎曦代暮節,溽景布萋陰。 迎風抗高館,疏牖匝重林。 百卉熙嘉月,洽土重豐霖。 中庭始及霽,芳蕤忽以森。 即事寡喧垢,投足類幽深。 朝藝植餘杖,時還散我襟。 處世常希寂,委順故怡心。 何必東山下,考築始投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庭:院子。 芬鬱:芬芳濃郁。 炎曦:炎熱的陽光。 代暮:接近傍晚。 溽景:潮溼的景象。 萋陰:微涼的陰涼。 抗:抵擋。 高館:高樓。 疏牖:稀疏的窗戶。 匝:圍繞。 重林:茂密的樹林。 百卉:各種花草。 熙:盛開。 洽土:溼潤的土地。 豐霖:豐沛的雨水。 中庭:中間的院子。 蕤:花朵繁茂的樣子。 寡:少。 喧垢:喧譁和污濁。 幽深:幽靜深遠。 朝藝:早起。 餘杖:拄着柺杖。 散我襟:撫平我的衣襟。 希寂:希望寧靜。 委順:順從。 怡心:愉悅心情。 東山:指隱居的地方。 考築:考慮建築。 投簪:指投身。

翻譯

炎熱的陽光漸漸消退,潮溼的景象籠罩着陰涼。迎風而立,抵擋高樓間稀疏的窗戶,周圍是茂密的樹林。各種花草盛開,溼潤的土地迎來豐沛的雨水。院子裏的景色漸漸變得清朗,花草的芳香突然變得濃密。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少有喧譁和污濁,踱步間彷彿置身幽深之中。早起種植一些植物,有時也散步撫平內心的不安。生活中常希望寧靜,順從自然而感到愉悅。何必考慮在東山隱居,纔開始考慮建築起來。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庭院中雨後清新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寧靜、清新環境的嚮往和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出詩人內心深處對清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徐禎卿

徐禎卿

明吳縣人,字昌毅。弘治十八年進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博士。少精文理,長稱文雄,詩甲海內,名滿士林。躋身江東三才子、吳中四才子、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著有《迪功集》、《談藝錄》等。 ► 2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