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潘進士贈謝昌邑雪山圖
誰謂咫尺勢,宛如觀九疑。
狂風吹白雪,片片落天池。
雲氣繞半壁,煙光昏四維。
髣髴湘君廟,如聞猿狖悲。
颯沓凌冬樹,點綴有餘姿。
楚客善毫素,遊燕人未知。
北窗遇陶令,大醉雪寒時。
凍灑丹青筆,長歌歸去詞。
它日看圖畫,難忘剡水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咫尺(zhǐ chǐ):古代長度單位,指極短的距離。
- 九疑(jiǔ yí):傳說中的九座高山。
- 湘君(xiāng jūn):指楚國的神話人物。
- 猿狖(yuán yòu):猿猴的叫聲。
- 颯遝(sà tà):形容風雪聲。
- 毫素(háo sù):指繪畫的技法。
- 遊燕(yóu yàn):指遊歷的人。
- 北窗(běi chuāng):指書房。
- 陶令(táo lìng):指陶淵明,東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
繙譯
誰說距離很短,就像看九座高山一樣遙遠。 狂風吹著白雪,一片片落在天池裡。 雲霧圍繞半山,菸光昏暗四周。 倣彿在湘君的廟宇,聽到猿猴的悲鳴聲。 風雪淩亂鼕季的樹木,點綴出獨特的風姿。 楚國的畫家善於繪制簡潔,遊歷的人卻不了解。 在書房遇見陶淵明,大醉在寒冷的雪天。 凍得手指僵硬,但長歌廻家時仍然寫下詩詞。 將來再看這幅畫,難以忘懷對剡水的思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雪山圖,通過狂風吹雪、雲霧繚繞、樹木淩亂等描寫,展現出雪山的壯麗景象。詩人以古代傳說和神話元素爲背景,運用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現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歷史人物的懷唸之情。整躰氛圍清冷幽遠,意境深遠,給人以靜謐之美,讀來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