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二首

尺帛無長裁,淺水無長流。 水淺易成枯,帛短誰人收。 人生取捨間,趨競固非優。 舊交跡雖疏,中心自雲稠。 新交意雖密,中道生怨尤。 踟躕復踟躕,世路今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尺帛:(chǐ bó),指短小的綢緞。
  • 趨競:(qū jìng),指追逐競爭。
  • :(chóu),這裡指深厚。
  • 怨尤:(yuàn yóu),指怨恨和不滿。
  • 踟躕:(chí chú),猶豫不決的樣子。

繙譯

短小的綢緞無法裁成長條,淺淺的水流無法長久流淌。 水流淺容易乾涸,綢緞短誰會收藏。 人生在取捨之間,盲目追逐競爭本就不是上策。 舊日的交情雖然疏遠,但心中的情感依舊深厚。 新交的朋友雖然親密,但中途往往産生怨恨和不滿。 猶豫再猶豫,世間的道路如今顯得漫長而複襍。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和對比,深刻地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人際關系的複襍。詩中“尺帛無長裁,淺水無長流”形象地表達了人生中的侷限和短暫,而“水淺易成枯,帛短誰人收”則進一步以物喻人,暗示了人生中的得失和無常。後文通過對舊交和新交的對比,揭示了人際關系中的變遷和複襍性,表達了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和對人生選擇的深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獨到見解。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