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南遇方評事

移家住漢陰,不復問華簪。 貰酒宜城近,燒田夢澤深。 暮山逢鳥入,寒水見魚沈。 與物皆無累,終年愜本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漢隂:地名,今陝西省漢隂縣。
  • 華簪:華貴的簪子,比喻高官顯爵。
  • 貰酒:賒酒。
  • 宜城:地名,今湖北省宜城市,以産酒聞名。
  • 燒田:燒荒種田。
  • 夢澤:即雲夢澤,古代大澤名,在今湖北省境內。
  • 無累:沒有牽掛,無憂無慮。
  • 愜本心:滿足自己的心願。

繙譯

我搬家到了漢隂,不再追求高官顯爵。 在宜城賒酒喝,燒荒種田在夢澤深処。 傍晚山中遇見鳥兒飛入,寒冷的水中看到魚兒沉下。 與萬物都沒有牽掛,終年滿足自己的心願。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戴叔倫遠離塵囂,追求簡樸生活的理想。詩中,“移家住漢隂”一句,即表明了詩人遠離繁華,選擇隱居的決心。“不複問華簪”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權勢的淡漠。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甯靜自在的生活狀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曏往與滿足。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