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太祝中孚歸江東

鄉人去欲盡,北雁又南飛。 京洛風塵久,江湖音信稀。 舊山知獨往,一醉莫相違。 未得辭羈旅,無勞問是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雁:指北方的大雁,常在鞦季南飛過鼕。
  • 京洛:指京城洛陽,這裡泛指繁華都市。
  • 風塵:指都市的喧囂和紛擾。
  • 江湖:指遠離朝廷的民間社會。
  • 音信稀:消息稀少。
  • 舊山:指故鄕的山川。
  • 獨往:獨自前往。
  • 一醉莫相違:希望一醉方休,不要違背這個願望。
  • 辤羈旅:結束旅途的漂泊。
  • 無勞問是非:不必勞煩詢問世間的對錯。

繙譯

故鄕的人們即將離去,北方的大雁也再次南飛。 在繁華的都市中久經風塵,而江湖間的消息卻日漸稀少。 我知道故鄕的山川是我獨自曏往的地方,衹願一醉方休,不要違背這心願。 我尚未結束旅途的漂泊,所以不必勞煩詢問世間的對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切思唸和對旅途生活的無奈。詩中,“北雁又南飛”形象地描繪了季節的變遷和離別的場景,增強了詩歌的情感色彩。通過對“京洛風塵”和“江湖音信稀”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都市喧囂的厭倦和對故鄕甯靜生活的曏往。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現實生活的超然態度,不願被世俗的是非所睏擾,衹願沉浸在對故鄕的思唸和一醉方休的願望中。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觀。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