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皇甫大夫赴浙東

· 韓翃
舟師分水國,漢將領秦官。 麾下同心吏,軍中□□端。 吳門秋露溼,楚驛暮天寒。 豪貴東山去,風流勝謝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舟師:水軍。
  • 分水國:指水軍駐紥在江河湖泊之地。
  • 漢將:漢朝的將領,此指唐朝的將領。
  • 秦官:秦朝的官員,此指唐朝的官員。
  • 麾下:部下。
  • 同心吏:忠誠的下屬。
  • 吳門:指吳地,今江囌一帶。
  • 楚驛:楚地的驛站,今湖北一帶。
  • 豪貴:權貴。
  • 東山:指隱居之地,此指權貴們隱退的地方。
  • 風流:指文採風流,才華橫溢。
  • 謝安:東晉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以風流著稱。

繙譯

水軍駐紥在江河湖泊之地,漢朝的將領擔任著秦朝官員的職責。 部下是忠誠的下屬,軍中秩序井然。 吳地的鞦天露水溼潤,楚地的驛站在暮色中顯得寒冷。 權貴們紛紛隱退到東山,他們的文採風流勝過了東晉的謝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水軍將領在浙東的景象,通過對比吳地鞦露的溼潤與楚地暮色的寒冷,營造出一種邊疆的孤寂與堅靭。詩中“豪貴東山去,風流勝謝安”一句,既表達了對權貴隱退生活的羨慕,也暗含了對將領堅守邊疆的敬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邊疆將領的贊美之情。

韓翃

韓翃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後隨侯希逸回朝,閒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爲中書舍人。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緻,在當時傳誦很廣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