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靈武範司空

上略在安邊,吳鉤結束鮮。 三公臨右地,七萃擁中堅。 舊壘銷烽火,新營辨井泉。 伐謀師以律,賈勇士爭先。 塞迥晴看月,沙平遠際天。 榮薰知屈指,應在盛秋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略:高明的策略。
  • 吳鉤:古代吳地製造的一種彎刀,後泛指鋒利的刀劍。
  • 結束鮮:裝備整齊鮮明。
  • 三公:古代輔助國君掌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這裏指高級官員。
  • 臨右地:親臨邊疆。
  • 七萃:七支精銳的軍隊,泛指精兵。
  • 中堅:核心力量。
  • 舊壘:舊時的堡壘。
  • 銷烽火:熄滅戰火。
  • 新營:新建立的營地。
  • 辨井泉:辨別水源,指建立營地時的重要工作。
  • 伐謀:用智謀攻擊。
  • 師以律:軍隊遵循紀律。
  • 賈勇:鼓勵勇氣。
  • 爭先:爭相前進。
  • 塞迥:邊塞遙遠。
  • 晴看月:晴朗的夜空下觀賞月亮。
  • 沙平:沙漠平坦。
  • 遠際天:與天邊相接。
  • 榮薰:榮耀和恩寵。
  • 屈指:計算時間。
  • 盛秋:深秋。

翻譯

高明的策略旨在安定邊疆,吳鉤般的利劍裝備整齊鮮明。 高級官員親臨邊疆,七支精兵作爲核心力量。 舊時的堡壘熄滅了戰火,新建立的營地辨別了水源。 用智謀攻擊敵人,軍隊遵循紀律,鼓勵勇氣,士兵們爭相前進。 邊塞遙遠,晴朗的夜空下觀賞月亮,沙漠平坦,與天邊相接。 榮耀和恩寵,計算時間,應在深秋之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將領在邊疆的英勇形象和其治軍的嚴謹。通過「吳鉤結束鮮」、「七萃擁中堅」等詞句,展現了軍隊的威武和裝備的精良。詩中「舊壘銷烽火,新營辨井泉」反映了戰後的重建和軍隊的有序管理。最後,通過對邊塞夜景的描繪,以及對將領榮耀的預言,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邊疆安定和將領功績的讚美。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