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江南水陸院

· 韓偓
早於喧雜是深讎,猶恐行藏墜俗流。 高寺懶爲攜酒去,名山長恨送人遊。 關河見月空垂淚,風雨看花欲白頭。 除卻祖師心法外,浮生何處不堪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深讎(chóu):深惡痛絕。
  • 行藏:行爲舉止。
  • 關河:指邊疆的河流。
  • 祖師心法:指佛教祖師的教誨。
  • 浮生:指人生。

翻譯

我早已對喧囂嘈雜深惡痛絕,唯恐自己的行爲舉止落入俗套。 懶得帶着酒去高高的寺廟,名山美景總是遺憾地送別遊客。 望着邊疆的河流,月亮下空自垂淚,風雨中看花,彷彿要白了頭。 除了祖師的教誨,人生何處不是充滿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喧囂世界的厭倦和對清淨生活的嚮往。詩中,「早於喧雜是深讎」一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詩人對紛擾世界的反感。後文通過對高寺、名山、關河、風雨等意象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憂愁。最後,詩人以祖師心法爲寄託,表達了對超脫世俗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世界。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